姬宴淡淡一笑:“這倒是個好辦法,如此就多謝小辰了。”

陳辰也輕笑道:“能替世子效勞是我的榮幸。”

“這些流民日後該如何安置?我原先想過將地租給流民,前一年免租,此後再收租,就怕來年不景氣,天災又復返。”

“其實世子不必侷限於耕種糧食,想要信陽城繁華富饒,靠種糧是不可能完成的。”

姬宴聞言,身軀不自覺的微微前傾,認真的問:“那要如何才能完成?”

“必須要帶動當地民生經濟。”陳辰說出經濟這個詞,也不知他能不能明白。

“何為經濟?”姬宴沒有多想就問。

成敬琢磨片刻,竟能說出最貼切她意思的解釋:“經濟難道是指商業興盛?”

陳辰點點頭,有些佩服他的心思靈敏。

姬宴遲疑道:“靠商業?”

成敬也琢磨不透,目光看了過去。

陳辰一時不知該怎麼解釋產業帶來的連鎖反應,她仔細思量過後才緩緩道:

“如果一地的產業興盛,百姓就不會缺活計,工價也會比別的地方高。

產業興盛還會吸引很多外地客商絡繹不絕前來,客商要食宿和採買,又會帶動當地的酒樓客店和產業的景氣。”

成敬說道:“百姓都有生計確實可以算得上是富足。”

陳辰見他不算贊同,想讓他轉個思路:

“如果酒樓生意不好,那麼就會少請幾個夥計,夥計就沒了活計。酒樓需要的食材也會少買,那些漁民菜農屠夫酒商的生意也會不好。”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自己換個說法,兩相對比就能看到產業興盛帶來的好處。

成敬已經明白了,捋著顎短鬚頻頻點頭:“酒樓生意不好,夥計工錢就不多,花銷也會拮据,日常所需貨品行業也更蕭條。”

姬宴也懂了,平靜的問道:“如何才能讓產業興盛?”

“世子可記得我說的果酒,果酒的前景可期,能賣出更多的果酒,就會有更多的果農種植果樹,釀酒商也會需要更多的釀酒工,再經過運輸、分售也需要更多的夥計。人手越是緊缺,工價就會提高。

果酒就是源頭,圍繞著它能解決許多百姓和流民的生計。而我手中的源頭有四項。在我去越州之前已經吩咐下去,皆已經有所籌備。”

她行事曆來如此,喜歡謀而後動。

即使楚世子不同意留下,她的計劃也不會擱置,同樣要借楚世子的身份招牌,鋪開自己的商業網路。

且能帶動信陽城的民生經濟,一舉兩得。

姬宴心中一動:“有哪四項?”

話說的有些多,陳辰正在喝茶潤潤嗓,她放下茶盞道:“果酒、棉紡、有助糧產增高的肥料、羊毛紡。”

成敬聽入耳的只有糧食,急切的問:“有助糧食增加收成?能增加幾成?”

民以食為天,當世是農耕社會,也難怪他如此激動。

不只是他,一貫氣定神閒的姬宴,此刻也是眸色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