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女戶(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魏朝連續十餘年天災頻繁,北旱南澇,赤地千里顆粒無收,餓浮遍野,流民遍地,長久以來的災害,朝庭已是救治無力。
朝廷無能,許多地方官府已經開始陽奉陰違,不尊朝廷。各地駐軍因常年軍餉拖欠,也已經是聽調不聽宣。
亂世初顯。
泰和三十五年,皇帝駕崩。
太子登基,熙寧帝年幼,豈能掌控局勢,鎮壓住群雄。
亂世彰顯。
百姓愈加困苦,天怒人怨,不少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對此最開心的莫過於各地手握重兵的大將,亂世來臨,不管大小軍閥都在十年間建國稱王自侯,也都默契的承認各自的稱號,卻不是同氣連枝,互不侵犯。(五代十國就是這樣的割據政權。)
相反,為了發展勢力,爭奪一塊地盤,經常是大打出手,為了獲得軍餉,經常是四處劫掠,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熙寧八年,信陽城正上演這一幕,楚晉兩國爭奪名義上隸屬朝廷之地。
“守軍都逃了,快回去稟報家主。”
“城門就要破了,亂軍快入城了。”
“快跑啊!”
信陽城內,城門口附近響起此起彼伏的絕望呼聲,紛亂跌撞的人群四散奔逃。
這些百姓的臉上都是驚恐的,然而他們能在此時此刻出現在城門口附近窺探,已經算是信陽城的百姓中巨膽之人。
畢竟亂世人命賤如狗,戰禍將至,滿城百姓皆已躲藏在家中栓好門窗,再搬上一切能搬動的物什頂著大門。
做完這些,百姓猶自不能心安,躲在屋內瑟瑟發抖,擔憂著即將來臨的生死危機。
所謂兵過如梳,匪過如篦,百姓往往更怕兵患,軍隊借老鄉的人頭冒充軍功是基本操作,燒殺搶掠也是常規操作。
然而百姓的擔心是多餘的。
呼嘯衝入城內的楚軍竟是破天荒的對百姓秋毫無犯,只是分成各股小隊,目標明確的直奔高門大戶。
從這一刻開始,各處富麗的府院全都遭禍。
信陽城最為高大的府宅內,陳家的數百護衛沒做絲毫抵抗就全數投降。
不是他們膽小如鼠,而是因為之前就得了主家的吩咐不必抵抗。
幾百名楚軍在府中四處搜刮財富驅趕人群,一陣雞飛狗跳的喧囂中,女子的嚶嚶哭泣不絕於耳,萬幸的是沒有悽慘的求饒聲。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帶隊收刮財貨的軍官從主廳走出來,身後跟著幾個總旗。
“收拾乾淨了就撤吧,將軍還在等著呢。”
幾個總旗應是,急匆匆的去下達命令。
不多時,就見撈了不少好處的楚軍士兵都陸續走了出來,臉上幾乎都掛著欣喜的笑容但又稍覺美中不足。
錢財到手固然能讓人心神愉悅,但是接下來的期待卻能令人心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