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年元月三十日,下午五點許。

一身疲憊的蕭建軍回到駐地,捅開了鐵爐子烤火取暖。

這屋裡的人都走光了,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的,還真有些不習慣。

他今天送走了駐地裡的最後二個,上午送走了張大林,下午送走了李明。

這兩個傢伙,從京都帶得土特產特別多,光全聚德烤鴨帶上好幾只,那是專程去專賣店訂的,絕對正宗。

李明這傢伙的行李最多,他給父母兄弟姐妹們買了些衣服,每人最少一件,好傢伙,七七八八的塞了滿滿兩個編織袋。

他說鄉下農村,上個縣城都算奢侈,連火車都沒見過,大城市根本就是在做夢,時尚衣服連見都沒見過。

“小李子,你這裡上車反正是臥鋪,可到了省城,你還要轉長途汽車到縣城,從縣城還要轉鄉下…步行提著這麼多行李,可怎麼走?”

蕭建軍知道李明家在山區農村,交通很不方便,從縣城要步行二三十公里路,才能到家。

“放心吧,到了縣城我大哥來接我,他現在縣城裡跑運輸,準備開一輛拖拉機回家。”

“那到達省城火車站轉車呢?”蕭建軍還是有點不放心。

“嗨,你是諸葛孔明,只知道大道理,這些小節就不如我這個山的兒子啦,下了火車,站臺上棒棒軍不要太多,長途汽車站就在火車站邊上,很方便的。”

“那行,我就放心了。”

“……”

駐地四十多平方的起居間裡,以前這個時候,大夥都陸續回家來了,爐火燒得很旺,暖流倘佯,滿屋飄逸著辣椒混合的肉香味,喧鬧聲一片。

今天咋一進來,冷嗖嗖的很有點淒涼的感覺,讓蕭建軍彷彿回到了前世,離婚落魄時的那段歲月。

他情緒低落地歇了一會,嘆了口氣準備動手煮飯燒菜,這時,包裡的手機鈴聲響了起來,一看號碼,是吳玉茹的全球通。

“哎茹姐…”

“你走了沒有…就是回老家…”話筒裡傳出銀鈴般的聲音。

“噢…還…還沒有…”蕭建軍突然有些結巴起來。

他原先告訴茹姐,就是這幾天跟大夥們一起離開巴京,準備回家過個年再回市場。

但他十天前,準備去預定臥鋪票的途中,突然改了主意。

他不準備回紹城老家過年,而就留在巴京。

重生之後的蕭建軍,心理年齡四十七歲,見過了太多的世間冷暖,把一切看得很透,很淡。

他不是像李明那樣,二十一歲的激動心態,父母兄弟姐妹,一家子其樂融融。

他也不像張大林,肩負著一家人的安居生活。

他蕭建軍,完全可以說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現尚存的親情,就是父親蕭朝貴和姨媽薛婉君。

父親身邊有繼母尤秀英和兄弟建強在,添他一個不多,缺他一個不少,他去了,無非桌上多加一雙筷子。

姨媽過年,身邊有姨夫和二個表姐,表姐夫和表妹,還有可愛的外孫們,一大家子真不缺親情呵護。

雖然父親和姨媽來信或電話,都希望他過年回家,父親信中都說不怪他了。

誠然,他回家過年陪伴長輩,是作為子女盡孝道的一種表現形式,蕭建軍何嘗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