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崇禎帝殺心再起,朱慈烺捷報到來(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京城,大明皇宮。
一場內閣會議正在召開,並且已經接近尾聲。
崇禎皇帝露出笑容,道:“就這麼辦吧。江南今年上繳的稅銀數量還是很不錯的,明年繼續保持住。大明現在百廢待興,非常需要來自江南的資源。”
範景文沉吟片刻,道:“陛下,老臣聽說現在江南那邊其實也是有一些怨言的。”
崇禎皺眉:“什麼怨言?”
範景文道:“那邊的人主要是覺得,他們的稅賦太重了。”
崇禎哼了一聲,脾氣明顯上來了,冷冷說道:“什麼狗屁稅賦太重,就是又想省錢了吧?去年烺兒在江南查出那麼多土地投獻,真當朕是傻子嗎?”
大明的稅賦,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土地。但是大明偏偏又有一個非常扯淡的政策,那就是土地投獻。
簡單的說,就是當老百姓們將土地投獻給有官身的地主老爺,那就不需要給國家納稅了。
有人就要問了,誰這麼傻還會把土地獻出去?
這是因為大明的老百姓唯一的生計就是土地種植,所以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是非常低的。
一旦誰家裡生了個重病要錢治病,又或者是哪一年突然水災旱災導致歉收,又或者是家中勞動力給國家服役當苦力的時候出點什麼意外,這都是很難預見的事情。
這種時候呢,地主老爺們就會派人上門來了,笑眯眯的開口:“你要不要錢啊?我可以借給你。”
這一借,那就是一輩子都換不起的債了。
還不起怎麼辦?只能把土地用來抵債。
土地用來抵債還是還不完?那就一輩子給官老爺免費種田打工,混口飯吃。
一輩子也還不完?那兒子、孫子、曾孫等等,都可以繼續還嘛。
高利貸,僅僅是官老爺地主們進行土地兼併的一種普通方式,其實還有許多更簡單粗暴,更突破人性下限的方式。
最開始的時候,大明在江南的官員還能稍微管一下,延緩這個速度。
到這兩百多年下來,江南地區的既得利益者已經是鐵板一塊,哪個官員來都不好使了。
崇禎之所以發怒也是這個原因,要知道土地的稅賦就是大明國庫的錢,土地被這些既得利益者拿走,那大明國庫就收不到稅。
換言之,這些傢伙就是在從大明國庫手裡搶錢啊!
崇禎捏著下巴,冷冷說道:“看來啊,朕還得找一個能像烺兒那樣殺人的官員,再去一趟江南。”
崇禎雖然優柔寡斷,但他又不是傻瓜。
去年朱慈烺在江南殺了一大批人,拿到了一大筆錢,瞬間還解放了一大波土地出來給大明農民,這才有了今年江南稅賦收入激增的事情。
所以今年的行情要真不好的話,再殺一次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崇禎的話頓時就讓在場的內閣大臣們嚇了一大跳,趕忙勸阻。
“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江南官員已經被太子殿下殺了一大批,可不敢再殺了。”
“陛下,老臣覺得此事還有溝通餘地,老臣再和下面的人說一說。”
開什麼玩笑,去年朱慈烺殺一波已經讓整個大明官員階層都震撼不已了,只不過當時緊急情況官員們確實也無計可施。
今年如果再來一次的話,別的不說,至少這幾個內閣的閣老們今後是肯定要成為大明官場的公敵了。
本來大家也就是想要為官員階層爭取一點利益,這要是鬧到又要殺人……沒必要啊。
一番苦勸之後,崇禎這才回心轉意,冷冷說道:“反正朕的意思很明白,只要江南有足夠的稅賦,一些小事朕可以不追究。但如果錢不夠,朕自然有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