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出發的第二天,朱慈烺也隨軍出發了。

從時間上來看,山海關其實已經被清軍進攻至少兩三天的時間,再加上從京師趕路到山海關所需要的時間,山海關那邊的局勢其實已經是相當危險了。

作為一座關隘,山海關確實是相當險峻,但也並非是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函谷關、潼關那樣能夠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何況歷史上函谷關和潼關都有被攻破的記錄,山海關就更不必說。

李國楨是這支軍隊名義上的主將,但經歷過這麼多件事情之後李國楨也聰明瞭,一出發就來請教朱慈烺。

“太子殿下,您說我們應該在哪裡駐守為好呢?”

崇禎給李國楨的任務是讓他負責靈活機動,儘量做到能夠同時策應山海關和京師兩個方面,但並沒有指定具體的位置。

李國楨也很光棍,直接就把這個決策權拋給了朱慈烺。

對於李國楨的這種行為,朱慈烺自然是非常滿意的:“襄城伯啊,你才是這支部隊的主將,而且本宮也不懂這些兵事,所以這件事情就由你來拿主意吧。”

朱慈烺倒也不是謙讓,而是他確實在這方面存在短處。

讓朱慈烺按照系統的指示衝鋒陷陣,這肯定是沒問題的。但是像這種大軍前進,紮營選址之類的活,那都是古代將領們的活計,朱慈烺一個現代人哪懂這個?

李國楨一聽就急了,還以為是朱慈烺在考驗他,忙道:“太子殿下,臣真的已經對殿下的指揮水平心服口服,還請殿下給臣一點薄面,指點一下臣吧。”

李國楨覺得,太子殿下這明顯就是在客氣嘛。

一個能夠連線兩次大逆轉擊敗李自成的人居然說他不懂兵事,你說這話誰能信啊。

朱慈烺看著李國楨的模樣,多少猜到李國楨的心理活動,也是無語。

這年頭,說實話還沒人相信了?

朱慈烺想了想,拿出地圖翻看了一下,然後開口。

“那就在這個薊州吧,你看如何?”

薊州是京師和山海關之中的一座小城,從地圖上來看,薊州正好屬於這兩地之間的中點位置附近,支援這兩個地方的距離都差不多。

除此之外,這裡距離大明北境的密雲、遵化等地也都比較近,一旦滿清的部隊從這些地方繞道入侵,那麼明軍也可以迅速趕到並進行堵截。

李國楨聽完朱慈烺的話,立刻迫不及待的同意:“殿下所言極是,那就這麼定了!”

朱慈烺:“……”

過了好一會之後,李國楨又開始虛心請教:“太子殿下,你說這一次建奴會大舉入侵嗎?”

這一點朱慈烺倒是已經想好了,搖頭道:“應該是不會。”

作為太子殿下,朱慈烺是能夠接觸到很多大明不為人知的秘辛以及資料的。

透過這些資料,朱慈烺基本肯定,目前的滿清統治階層心態其實是比較保守的,他們就想當個遼國2.0,如果可以的話能南下佔領中原當個金國2.0也不錯。

但吞併整個大明?就滿清現在這點地盤,他們真不至於狂妄到這個地步。

歷史上的順治五年,也就是1649年,滿清曾經有過一次人口普查,結果是八旗滿洲、八旗蒙古的男丁總數為84115人,滿洲、蒙古所轄啊哈、包衣奴才數字為212967人,其餘漢族、朝鮮、野人女真等各族被統治人口大約在170萬到180萬左右,加起來才兩百萬的人口。

而南邊的大明呢?雖然眾說紛紜,但所有史學家都一致認可的是明末人口應該是超過一億的。

兩百萬人口對一億,就算是換誰來,也不敢做這個夢啊。

也就是因為歷史上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了,滿清覺得大明亡國了,才升起了逐鹿中原的想法,全力入關一博。

但現在大明可沒有亡,滿清領兵的又是保守派濟爾哈朗。朱慈烺篤定滿清不可能有太多的想法,這一次出兵僅僅是又一次對李自成的呼應,想要繼續削弱大明罷了。

李國楨聽到朱慈烺的話之後也是長出一口氣,道:“如今我們大明被李自成荼毒中原太過,確實是經受不起一場大戰。若是建奴不會大舉入侵,那就再好不過了。”

朱慈烺笑了笑,道:“雖然建奴不會全力入侵,但一場仗還是要打的。襄城伯,這些日子你就好好的操練部下,做好迎戰的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