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萬兵馬的主帥,瞬間變成一萬兵馬的偏師統領,這落差也未免太大了吧。

朱慈烺笑眯眯的看著吳三桂:“怎麼,吳尚書你難道想要抗旨不遵?”

吳三桂頓時被噎住。

過了好幾秒鐘之後,吳三桂才開口道:“殿下說笑了,臣自然是謹遵陛下命令的。”

崇禎看著這一幕,若有所思。

他又不傻,怎麼可能看不出朱慈烺對吳三桂的打壓?

但崇禎也有他的考慮,吳三桂畢竟只是臣子,而且在之前救援京師的時候就表現得不太靠譜。

朱慈烺這邊就不同,那可是親兒子,正兒八經的大明接班人,一直以來的表現無可挑剔。

所以說,讓朱慈烺手裡拿多點兵,讓吳三桂去前線賣命,這不就很合理嗎?

崇禎想到這裡,心中再無任何疑慮,揮手道:“就這麼辦吧。吳尚書,等會你就和襄城伯商量一下,看看哪些人你用得比較熟練的,都給你調過去就是了。”

雖然偏袒朱慈烺,但該給的東西崇禎還是會給吳三桂的,不然這吳三桂一點戰鬥力都沒,守不住山海關怎麼辦?

吳三桂聽到崇禎這句話,心知大勢已去,在這件事情上是沒有翻盤的機會了,只能當場接旨。

事情到這裡也就結束了,崇禎宣佈散會,讓朱慈烺跟著他回後宮。

一邊走,崇禎一邊仔細打量朱慈烺。

這些天的軍旅生涯給朱慈烺帶來不少變化,少年的臉上多了幾分成熟穩重,有一種璞玉正在被磨礪,即將綻放耀眼光芒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崇禎的錯覺,朱慈烺似乎又長高了一些,現在都要比崇禎更高了。

崇禎忍不住發出感慨:“烺兒,你真的長大了。”

朱慈烺笑了笑,道:“兒臣巴不得馬上成熟起來,直接掃平大明的所有禍害!”

這是發自內心的實話,有系統在,只要給朱慈烺幾年時間,那還不是穩穩的就把滿清、李自成、張獻忠給拿捏得死死的?

崇禎聞言,頓時笑了:“別急,朕相信你!王承恩,讓人傳膳吧。”

說話間已經走到後宮,今天崇禎打算和朱慈烺邊吃邊聊。

雖然是御膳,但崇禎素來簡樸,所以菜都是比較簡單而且家常的。

崇禎一邊吃著,一邊聽著朱慈烺講述在固安城外的盧溝河之戰,越聽越是心情激盪,最後不由拍案而起。

“想不到這場戰爭居然是如此的蕩氣迴腸,驚心動魄。朕在京師皇宮之中看著戰報,真真是無法領略其中之萬一啊。”

說著,崇禎看向朱慈烺的目光變得越發柔和。

就是這個十五歲的孩子,在最關鍵的時刻帶領騎兵一波衝鋒,奠定了大明反擊勝利的基礎。

朕何德何能,竟然能擁有如此出色的繼承人!

朱慈烺笑了笑,認真的說道:“只要父皇相信兒臣,大明還會繼續勝利下去的。”

沒錯,咱們開掛人就是這麼囂張,就是這麼自信!

崇禎看著自信滿滿的朱慈烺,被朱慈烺的熱情感染,內心之中自信開始湧現,笑了起來:“朕當然相信你!”

聊完盧溝河之戰,話題又再次回到了眼下即將爆發的明清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