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話音落下,就給這一次的戰爭定了調子。

吳三桂鎮守山海關,主要任務是充當先鋒軍抵擋滿清的攻勢。

朱慈烺率領一支兵馬靈活機動,進可馳援山海關,退可防守京師。

這個決定在崇禎看來是相當完美的,既能夠發揮吳三桂對山海關和滿清熟悉的優勢,同時又能確保有人對吳三桂進行制衡,最後還能確保朱慈烺這個繼承人的安全。

其他的大臣聽完都沒有意見,然後範景文問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陛下,這兵分兩路的話,每一路的兵馬應該怎麼分配呢?”

分兵也是有講究的,平均分配是一種,一路主力一路偏師也是一種。

崇禎一聽,也有些遲疑。

朱慈烺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搶先開口:“父皇,山海關現在形勢是比較危急的,兒臣的建議是讓吳尚書帶著所有騎兵去馳援,臣的話就率領步兵徐徐押後便是。”

吳三桂聞言,頓時臉色一變,心中大罵朱慈烺陰險。

關寧軍的騎兵,原本也就是五千人左右,這還是東拼西湊各種算上的結果。

原本在保定城外就已經分了一次兵,朱慈烺手裡的關寧騎兵撐死也就三四千人。

吳三桂打的可是防禦戰,而且防禦的還是山海關這種絕對不可能開門出戰的關隘,在這樣的情況下騎兵的作用直接就被削弱到了極致。

關寧鐵騎設立的初衷,那是為了在正面和滿清作戰的,可不是來打這種純粹的防禦戰!

吳三桂要是真拿到這點騎兵,那是屁用都沒有啊。

吳三桂也是立刻說道:“陛下,關寧鐵騎雖然有些作用,但眼下真正能守住山海關的還是大隊的步兵啊!臣覺得,應該給臣一些步兵為好。”

剛剛已經失去了主動權,吳三桂可不想讓朱慈烺繼續掌控整個局勢下去了。

朱慈烺一拍大腿,道:“既然吳尚書不要騎兵,那就把所有關寧鐵騎都給本宮吧,正好本宮也可以利用他們靈活機動的特點,對山海關和京師來一個左右兼顧。至於山海關那邊,畢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啊,兵力太多反而不好,我看三千兵馬也就差不多了。”

吳三桂一聽,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剛剛還肯給三四千騎兵呢,這下倒好,直接來個三千步兵?

這怎麼還越弄越少,越來越弱了呢?

吳三桂大急,趕忙道:“不行,至少也要一萬步兵!”

朱慈烺大手一揮:“成交!”

吳三桂:“……”

崇禎:“……”

眾臣:“……”

朱慈烺咳嗽一聲,正色道:“父皇聽到了吧,吳尚書說他要一萬步兵。”

崇禎看了吳三桂一眼,道:“那就給吳尚書一萬兵馬吧,不過朕覺得,騎兵還是要一點的。這樣,調一千騎兵給吳尚書,再加九千步兵。”

吳三桂深吸一口氣,有點想要打人。

本來吳三桂是想要這四萬兵馬的指揮權,結果被朱慈烺攪黃了。

那退一步,要四萬兵馬的一半,兩萬兵馬總行了吧?沒想到啊,又給朱慈烺攪黃了。

到最後,吳三桂的手裡居然只有一萬兵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