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言官奏章彈劾忙,慈烺宮中安坐穩(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三桂的這番話,顯然非常的出乎幾名言官的意料之外。
老言官忍不住道:“吳大人不希望我等彈劾太子?”
吳三桂正色道:“正是如此。吳某隻是想要查清楚真相併且呈報給陛下,並不是要搞什麼政治鬥爭,更不是要和太子做對到底。”
幾名言官一陣沉默,隨後老言官道:“既然吳大人都已經開口了,那麼我等這一次就暫且不上奏章吧。”
吳三桂大喜,拱手道:“多謝幾位,將來吳某必有回報!”
片刻之後,吳三桂親自禮送幾名言官離開,接著回到書房之中。
只剩下一個人之後,吳三桂終於放鬆下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覺得本官要發動人彈劾太子,但本官就偏不!只要本官的人不彈劾太子,那陛下必然會覺得本官只是秉公辦事,不是針對太子。到那個時候,本官再拿出對太子不利的事實,陛下自然就會大為動搖了。太子啊太子,你就好好的等著吧!”
吳三桂這一招,其實就叫做——以退為進!
吳三桂想了想,提筆寫了一份奏章,讓人趕緊送入宮中。
奏章上的內容很簡單——整個事件都已經水落石出,還請陛下明日召開廷議,臣會說出真相!
端本宮。
朱慈烺走下馬車,有些疲憊的打了一個哈欠。
今天的朱慈烺主要是去挑選太子親軍,正如之前所言,北京城之中的群眾對於參加太子親軍的積極性極高,就連許多現役士兵和軍官都跑來應徵。
折騰了兩天時間,朱慈烺總算是徹底的敲定了三千人的名額。
剛剛走下馬車,就看到方拱乾急步走了上來,道:“殿下,大事不好了,陛下這一次可是要斷我等羽翼,怕是風雨將至,我等必須未雨綢繆,早做應對才行!”
趙謙揮了揮手,氣定神閒的說道:“先開飯,有什麼事情邊吃邊說。”
片刻後,朱慈烺一邊吃飯,一邊聽著方拱乾彙報。
“東廠的力量全部都被父皇給禁錮住了?”朱慈烺皺起眉頭,看著方拱乾道:“你就沒有提前準備一些秘密力量?”
方拱乾頓時啞然:“秘密力量?”
朱慈烺搖了搖頭,道:“你呀,都已經是搞秘密工作的人了,難道不知道什麼叫做狡兔三窟嗎?以後記住,留一些底牌出來,不要讓宮裡全部看到我們的底牌,懂嗎?”
方拱乾忙道:“殿下所言極是,奴婢一定吸取教訓,再接再厲!”
朱慈烺道:“你現在出不了宮,那宮裡的情況你多少也能打聽一下吧?”
方拱乾點頭道:“不瞞殿下說,王承恩王公公今天下午的時候特地過來了一趟,說是現在言官那邊送了一大堆的奏章到陛下那邊,正在彈劾您呢。”
方拱乾原本以為朱慈烺會勃然大怒,但事實並非如此。
“言官嘛,就是一張嘴皮子,讓他們罵好了,本宮又不會掉兩塊皮。”
所謂存在即是合理,大明的言官制度都持續兩百多年了,那麼多奇葩皇帝都沒有改動過言官制度,這是為何?
因為官員階層需要一個渠道,一個能夠和皇帝溝通的渠道。
彈劾就是這種態度的體現,而彈劾的激烈程度代表了官員階層的怒火程度,一旦全體言官發動彈劾,就說明官員階層已經到達底線要爆發了,皇帝必須要想辦法來解決這個事情。
朱慈烺作為太子殿下,一方面是他確實也沒辦法改變目前的言官制度,那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呢,他也真不在意。
方拱乾急了:“殿下,這樣下去的話吳三桂只會得寸進尺,變本加厲啊。”
朱慈烺呵呵一笑:“變本加厲?那到時候本宮直接弄死他就行了。”
就在此時,王承恩突然再度出現。
“見過太子殿下。陛下命老奴前來傳令,請太子殿下明日參加廷議。”
朱慈烺頓了一下,笑了起來。
“沒想到這個吳三桂還是個急性子啊。”
看來,明天一切就能解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