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祖澤潤充當說客,吳三桂下定決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賢侄三桂親啟:
數年不見,為舅得聞賢侄在山海關之戰中英勇作戰,為大明獲得大勝,雖你我身處異國,為舅亦是與有榮焉。
但為舅又從睿親王出得知訊息,大明太子朱慈烺處處與賢侄作對,似有要將賢侄趕盡殺絕之意圖。
賢侄終究是臣子,若是繼續停留在大明,將來少不得要被朱慈烺追究,甚至害了你父親和祖姨娘之性命。
為吳氏身家計,賢侄當可考慮舉兵出關,入大清麾下。如此睿親王、鄭親王必然大喜,封官進爵不在話下,你我舅侄也可重逢,豈不美哉?”
吳三桂看完之後,忍不住冷笑了起來,直接當著祖澤潤的面將這封信點燃。
祖澤潤大吃一驚,道:“賢弟,你……”
吳三桂冷冷的說道:“這種屁話,我一天能寫一百封,要來何用!”
祖大壽雖然是吳三桂的舅舅,但並不是吳三桂的親舅舅,所以吳三桂對祖大壽的情分有,但也僅僅是有而已,大家好的時候當然親熱叫聲舅舅沒問題,生氣起來不給你面子又能如何?
祖澤潤臉色極其難看,有心想要發怒,但偏偏又是在吳三桂的家中,只能強自忍耐。
吳三桂想了想,又拿起了第二封信,看了起來。
這封信是來自於清國睿親王多爾袞的,別看多爾袞是個滿人,但是他的漢字寫得也還算不錯。
“本王聽聞吳總督被明國太子朱慈烺記恨,在本王看來朱慈烺此人頗有才能,乃是不折不扣的明君一位。
吳總度或許以為將來還能跟朱慈烺和睦相處,但本王作為輔政王,對皇帝之心意知之甚詳。
正所謂一次不忠終身不用,此帝王之道也。吳總督先前救援北京拖拖拉拉,已然是成為了朱慈烺的心腹大患,朱慈烺將來必除你而後快。”
看到這裡,吳三桂的臉色開始變了。
祖大壽的話並沒有讓吳三桂的內心掀起哪怕一絲波瀾,但多爾袞不同。
作為滿清的輔政王,多爾袞是如今滿清事實上的統治者,他的心思確實就是帝王之心意,這一點任何人都無可否認。
難道說,從帝王的角度來看,吳三桂和朱慈烺之間已經沒有任何的轉圜餘地了?
這對吳三桂而言絕對是一個不能再壞的訊息了。
吳三桂定了定神,繼續看了下去。
“……為今之計,若是吳總督還想要在大明政壇繼續生存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除掉朱慈烺。洪承疇對本王獻計,說可以離間朱慈烺和崇禎父子,讓崇禎覺得朱慈烺有李世民玄武門之心,本王覺得此計甚妙,而吳總督無疑是實行此計的絕佳人選。
吳總督不需要懷疑本王這封信的用意,因為對於本王和大清而言,除掉朱慈烺同樣也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在此事上大清和吳總督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當然,若是吳總督有朝一日願意率領兵馬出關投降大清,本王同樣也是虛席以待,必然有高官厚祿相酬。”
信到這裡就完了。
吳三桂靜靜的看著信封最後的落款和多爾袞的私人印章,陷入了沉吟之中。
祖澤潤在一旁看著這一幕,心中頓時有些竊喜,在他看來,只要吳三桂沒有直接再把這封信燒掉,那就是一件大好事。
吳三桂平靜的說道:“還有其他的話讓你帶到的嗎?”
祖澤潤忙道:“沒了,就這兩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