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之後,在見到使者之時,吳三桂發現還真的是聖旨。

“平西伯吳三桂勞苦功高,特加封為大學士,兼兵部尚書!

其餘將領同樣也有封賞,官職和爵位,各提升一級。

劉宗敏,劉芳亮等賊人已經授首,為防止多爾袞率領兵馬南下,著平西伯速速率領兵馬攻克通州救援京師,朕另有重賞!”

在聽到了使者念出來的聖旨之後,吳三桂越發的震驚了。

原本是薊遼總督也就算了,這一次居然還直接被加封為大學士,並且兼任兵部尚書,這已經是大明朝不折不扣的重臣了。

大學士這個官職就意味著吳三桂已經進入到了明朝的內閣之中,也就是說只要他再立下功勞的話,就很有可能會成為大明的首輔。

不僅如此,還給吳三桂麾下的所有將領通通都晉升了官職,這無疑也是對將領們的一種拉攏。

所以說在聽到了這聖旨之後,許多原本還是中立的將領開始改變態度,傾向於救援大明瞭。

大明確實很爛,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大明也確實是天下人心所向,是華夏正統,這同樣也是所有人知道的事情。

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就算了,在聖旨讀完之後,這名使者又拿出了一封信交到了吳三桂的手裡。

吳三桂一看到信封上的字跡,頓時瞳孔就是一縮。

這封信不是別人,是吳三桂在北京城之中的老爹吳襄寫來的。

上面就說了三件事。

第一,吳襄剛剛被封為安定伯。

第二,吳襄家裡被徵召的泰半家財已經被宮中悄然退回。

第三,吳襄認為,北京城是很有可能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守住的。

吳三桂看完這封信之後,沉思良久,終於開口。

“諸位弟兄都留下來。來人啊,請宋獻策過來。”

很快,宋獻策腳步輕快的走了進來,對著吳三桂笑道:“平西伯已經想好了嗎?”

吳三桂緩緩點頭,道:“是的。我吳某世代受大明皇恩,如今大明危難,我吳某又怎能捨棄大明而去?

勸降之事,就請不必再提起了。來人啊,送宋先生出營!”

宋獻策聞言,頓時大吃一驚,忍不住道:“吳大人,你……”

宋獻策是真的搞不懂,明明剛剛吳三桂還一副怦然心動的模樣,怎麼才過了半個時辰,突然就變得如此的決絕了呢?

但吳三桂顯然意下已決,一揮手,立刻有人將宋獻策“請”了出去。

半晌過後,宋獻策怏怏不樂的騎著馬,離開吳三桂大營回返通州。

“究竟是哪裡出了岔子呢?”

突然,身後有人呼喊:“宋軍師且慢!”

宋獻策猛然回頭,發現原來是在吳三桂軍中相熟的一名將領追了出來。

宋獻策忙問道:“將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將軍便將來龍去脈告訴了宋獻策,還道:“請軍師速速離開通州,若是我所料不錯的話,我們關寧軍最多明日就要對通州城發動進攻了。”

是的,這麼多天下來,這還是關寧軍第一次對通州城發動進攻呢。

宋獻策呆立半晌,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原來是被一份聖旨和家書壞了我的大事,沒想到大明朝廷之中,居然還有這般出色人才!”

宋獻策並不知道的是,今天所發生的這些,其實是來源於幾天前,朱慈烺對崇禎說過的一番話!

朱慈烺也不知道,就是他前幾天說過的一番話被崇禎採納,居然就此避免了吳三桂倒戈到李自成那邊去。

宋獻策怏怏不樂,只能趕緊回返京城外的闖軍大營,去稟報這個壞訊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