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界橋大戰 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
公孫瓚身騎一匹高大的白玉獅子驄,此馬乃是他數年前從扶余王室那裡得到的名馬,其渾身雪白,不含一個雜毛,鬃毛很長,奔跑起來如同獅鬃一般隨風飄揚,故得名白玉獅子驄。公孫瓚便是以此馬為坐騎,幾年間在遼西之地與烏丸、鮮卑連年作戰,闖下“白馬將軍”的名號名震北疆。
他一馬當先,身後乃是一千五百白馬義從,這些騎兵統一的精鐵銀甲,白色披風,環刀長矛,胯下馬匹最次也都是雜毛白色,行進之間又一片雲朵飄過,精銳彪悍。
白馬義從身後是近兩萬身著皮甲甚至不著甲的烏桓騎兵,頭編髮編,揮舞著長刀弓箭,口中發出野獸一般的嚎叫。
冀州大地上何曾有過上萬騎兵一同行動?馬蹄聲震天如雷鳴,連周邊大地都有些顫抖。
公孫瓚狂笑著道:“前面便是清河!那顏良已無處可逃,殲滅顏良,袁紹將再無可戰之兵,我們可直搗黃龍一鼓作氣攻入魏郡,兒郎們,攻克鄴城,全軍放鬆軍紀三天!”
聽到這個花,他身後的騎兵們紛紛歡呼起來,尤其是烏桓異族,更是嚎叫紛紛!
放鬆軍紀不過是一種比較委婉的說法,要知道攻克城池後放松軍紀會發生什麼?
劫掠,殺戮……屠城!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也是極大的鼓勵士氣的方法。
冀州乃是天下重資之所在,而起州府就是鄴城,更是富庶無比,公孫瓚話一出口,全軍頓時奮起。
而隨軍的田豫卻是微微皺了皺眉。
就在要要追上顏良時,只見前方清河邊的界橋U型淺灘忽然旌旗搖擺,戰鼓聲震天,公孫瓚一愣,下令全軍停止追擊,而顏良率領的五千騎步兵趁機逃入了那背靠清河的軍陣之中。
那軍陣不過兩萬餘人,公孫瓚是善射之人,目力極好,極目遠眺,只見一面寫著“袁”之黑底的帥旗下有一華蓋車輦,車輦之中安坐一個金盔鐵甲的中年男人。
“袁本初!”
公孫瓚不驚反喜,據黑山賊送來的情報,自張燕帶領二十萬黑山賊合圍魏郡之後,袁紹一直在鄴城據守不出,自己雖然一路勢如破竹,可是公孫瓚手下計程車兵大多乃是騎兵組成,步兵不過七八千,若是他一路殺入鄴城城下,袁紹還是據城而守,對於公孫瓚來說倒不是什麼好事。
鄴城乃是冀州百年州府所在,城高牆堅,他公孫瓚常年與北疆異族作戰,其作戰方法也和異族大同小異,用的是掠奪式的以戰養戰之法,輜重帶的並不多。
彼時他只能依靠那二十萬烏合之眾的黑山賊來進攻鄴城,只怕張燕那頭柴狗會趁機提出一些非禮過分的要求。
但此時袁紹居然效仿淮陰侯韓信背水一戰和他在界橋決戰,他更是求之不得!
他公孫瓚的軍隊並非被為韓信所打敗的趙軍!
雖然此時袁紹軍所處位置是清河邊上的一處矮山丘,騎兵攻擊需要爬坡而上,可是山丘並不高,對於常年征戰北疆的公孫瓚來說算不了什麼。
“好個袁本初,居然還敢和我決戰,到底誰給他的膽子!”
公孫瓚高聲大笑,回頭道:“兒郎們,敵方既來受死,我們何不成全於他們!”
“主公不可魯莽!”
就在這時,田豫騎馬上前,皺眉道:“我等一路追趕顏良到此處,而袁紹以逸待勞與我們決戰,恐對我軍不利!何必暫且原地搭建營寨,等嚴綱將軍的步兵到來再決戰不遲!”
公孫瓚拍了拍田豫的肩膀大笑道:“國讓說什麼呢?!不過百十來里路,算得了什麼?昔日我追擊鮮卑數百里,照樣斬其主帥於刀下,這袁本初好不容易自己送上門,我豈有不收之理?”
說著,公孫瓚指著數里外山丘之上的袁軍本陣笑道:“區區兩萬步兵也敢小覷我等兩萬騎兵,袁本初當真託大了,既然他擺出陣勢與我決戰,就絕不會給我軍休息的時間,我若不進攻,他便揮軍而來,彼時我騎兵衝擊未起,才是真的麻煩?兩萬步兵,不過是一次衝陣就能解決的,國讓且看我如何破敵!”
公孫瓚獰笑一聲,看著袁紹的軍陣喝道:“兒郎們,一炷香時間飲馬,然後隨我衝上去衝散敵陣,去袁本初性命者官身三級,舉亭侯!烏桓得此功著賞牛羊兩萬!”
“吼!”
他身後的兩萬騎兵一聽,紛紛發出吼叫,戰意瞬間沸騰,紛紛取下水囊送到自己戰馬嘴邊飲馬準備衝鋒。
田豫看了看周邊,也只有四五里外一片山林,埋伏不了多少人,而袁軍唯一的兩千騎兵已經入陣,倘若真如公孫瓚所說,倒是確實能一戰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