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小,若用心經營,這一場書下來籤子錢能有六七十人也並非難事,若是碰到好本事的先生,場場“出百”(聽客人數破百)也不奇怪,那就可以被同行道眾翹大拇指誇一句“碼頭老虎”了,收入也水漲船高。

說書先生年紀不大,水平不俗,六場也是他常跑的碼頭,只是眼下看著臺下稀稀拉拉,聽客四十都不滿,也有點提不起勁道。

他和茶館每天散場後現拆賬,雙方對半分成,聽場書法幣六分,倘若“出百”,一場書下來總收入六塊錢,自己到手三塊,一個月也能有百把塊錢到手。

一百塊如果放在民國二十六年曰本人打進來之前,可算是了不得的高收入,那是一個科長月薪不過20多塊,可“*****”一圈,物價想放炮仗似的“騰”一聲就竄上去,眼下100塊連一擔白米(150斤)都買不到,老法幣沒以前值錢了,100塊,看上去多,實際上也就堪堪餬口,好在日常吃喝都是書場裡包的,鈔票再少也是淨賺。

可只有40個聽客,實在是少的過分,這樣下去書場老闆也要給臉色看了。

這其實怪不得他,“八一三”後,小鎮日常平靜的生活就此化為飛灰,雖然此地並無東洋兵駐紮,可是那些打著太陽旗的黃協軍,保安團,稅警團卻一個比一個狠,每次來都鬧的鎮上雞飛狗跳,加上戰亂導致的潰兵和原本的地痞流氓合流化作土匪,大家的日子越發難過起來。

原本捧場的老聽客的要麼沒了心思,要麼沒了餘錢。

先生不是不曉得這種情況,他也動腦子,這幾天說的是“崑山書”,不見於正冊,卻是跑江湖賺錢的大門檻。

這段分支劇情大意是,小青見白娘子與許仙“成親”,心思激動下也要“成親”,白娘子便告誡她“你只有五百年道行,若與許相公‘成親’只會害他日漸消瘦,最終一命嗚呼。”

小青氣不過,離家出走來到崑山鎮,迷惑了一位顧公子,與之“成親”三個月後,顧公子瘦的皮包骨頭,眼看要歸西,關鍵時刻白娘子趕到,再次打服小青,救了顧公子一命。

原本這是鄉人最喜歡的一段書,不但打的熱鬧,“成親”更是先生施展口技賣弄本事的好機會,往往讓聽客們面紅耳赤,低罵幾聲“臺上的赤佬,實在不老實!聽不下去哉!”但腳下生根巋然不動,第二天還是準時買籤子入場,先生若是跳過,還要被大家現開銷,加罰口技若干。

可今天,小青或者說說書先生正不惜工本的大肆“迷惑”顧公子,這是滴滴刮刮的“肉段書”,臺下聽客還是無精打采,說書的都有點人來瘋,下面聽客嘩啦啦叫好,他在臺上好像吃飽野山參,精氣神吊足,不光一張嘴就是天花亂墜,就是手面動作,頭面表情也活龍活現,碰到人來瘋結棍的,少不得正書結束後還主動加送大套琵琶(民樂琵琶獨奏)以酬知音。

可像今天這樣,臺下一片蕭條,間或還傳來唉聲嘆氣,臺上自然受影響,嘴巴打格愣,犯口衝,渾身上下骨頭縫裡都開始冷索索,手面動作慢一拍,不像說書倒像是木偶戲。

先生自己曉得毛病所在。肚皮裡生出一股氣來,麵皮上卻熱辣辣的痛,後腰也開始不靈活,這是上個禮拜他過外白渡橋時,沒顧得上給橋堍站崗的“皇軍”鞠躬,東洋丘八脾氣丘,頓時飛過來兩個“命大”(日語:耳光)還加一槍托,自己還得站直身體回一句“哈衣”,否則旁邊的大狼狗就撲上來了,這讓先生肚裡怎麼不恨?

這路吃開口飯的人一不開心,嘴上就開始“外插花”,馬上就有人要倒黴。

“我是說《白蛇》的,書裡有個壞人,老聽客都曉得,就是拆散許仙和白娘子好姻緣的法海老和尚,但是我考考諸位,這個法海姓啥?是不是有弟兄,他排行老幾?”

臺下聽客頓時一愣,隨即明白,臺上要放噱頭逗大夥開心了,於是都精神起來。

先生一笑自回答道“這個別人都不懂的,哪怕去上海滄州書場,問‘蛇王’楊仁麟,他也兩隻眼睛定洋洋,也就我曉得。關子不賣哉,各位老聽客,法海他原本姓周,不但如此,他出家前是排行老二,上面有個哥哥,下面有個弟弟。”

“嗯?”聽客們覺得新鮮,幾個“狀元臺”上的老聽客連水煙都不抽了,盯著臺上看,想聽下文。

先生見眾人的情緒被籠了過來,心裡開心,嘴上更加賣力“他的老孃原來是個尼姑,後來不守清規搞七搞八搞大肚皮,這才還俗,生下兄弟三個,但心裡終歸是對菩薩有愧疚,於是在名字裡補償。怎麼補償呢?佛教有三寶,分別是佛!法!僧!周老孃就用這個三寶來給他三個兒子取名。老二,叫周法海,老三叫周僧海。”

說到此處,臺下頓時鬨堂大笑,幾個老聽客,更是笑的打跌,嘴裡紛紛道,“臺上個冊老,伐作興,伐作興!”

“是啊,這嘴惡毒毒……惡毒毒,阿是夜飯吃了兩條隔年蜈蚣?一口毒氣哈到南京去了。”

“哎,也就鄉下能聽到這種噱頭,要是在上海啊,肯定被76號圈去上老虎凳。”

“錯克啊,罵人繞彎子,說人家老孃家是姑子,不直接講,打碎水缸洇過去……錯克,錯克”

那先生在臺上假模假樣大叫,“各位老聽客,我什麼都沒說,我什麼都沒說啊!那個尼姑養的,我什麼都沒說啊!”

如此,臺下笑聲更盛。

只是不知道此刻忝列“還都南京國民政府財政部長”的周公佛海是不是在打噴嚏了。

臺下又有人起鬨,“喂喂,喂喂,你倒是說說,這尼姑是怎麼肚皮大起來的,說的好,明天早飯請你吃大排面!”

“對,對,說的贊貨,等會夜宵我請,醬豬頭肉配二兩小燒!”

先生一笑:“這個你們不能找我,白蛇傳裡沒這個,要聽尼姑大肚皮麼,你們和老闆講吓次讓他約一檔《玉蜻蜓》,金貴升單槍匹馬衝進法華庵,從主持師太到年紀最小的五師太,一個都沒放過,還有個六十多的老佛婆……”

在臺下的鬨笑聲中,有個聽客站起來朝門外走去,還衝老闆點點頭以作告別。

老闆輕輕到:“祝先生,慢走,我給你點燈籠去。”

“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