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出乎太子的意料,閔遲很快便把辭官書呈到了他的案上,瞖儆9俜徊5轄弧?

太子這才意識到閔遲是真的要辭官!閔遲是父王花了大力氣弄來的人,倘若他想走走過超只需瞅個時機到魏王面前請辭父王必不會放他離開,可他竟然避開魏王,讓自己處理此事!而一封表函言辭懇切,可見離魏之心堅決

這讓太子不得不反覆深思,難道公子嗣即位真的會毀了魏國?

“來人!”太子放下竹簡,揚聲道

“在!”

“請容巨和師趙前來”

“喏”

內侍領命下去,須臾,容巨和師趙至殿中

這二人跟隨太子十年有餘,算是親信門客,拉律遲的建議便是此二人建議

“兩位先生請看”太子將閔遲的辭官信往前推了推

內侍拿起來呈到二人面前

兩人看完之後,都是一頭霧水,容巨問道,“敢問殿下,右郎中為何好端端的會辭官?”

太子屏退左右,將那日的對話一字不落的說了

容巨與師趙面面相覷,沉默了半晌,二人在殿中齊齊跪下,師趙道,“若是殿下真有此心,我等亦請辭”

在幾十年前,門客與主子的榮辱生死捆綁在一起,而現在若是哪一日理想不合,隨時可以分道揚鑣

太子沉默

容巨沉痛道,“我等心懷治國平天下的抱負,自入魏以來便認定殿會是個心懷偉略仁德大義的好國君,因而才不惜付諸十餘載光陰,殿下在這緊要關頭生出這等念頭,教我等情何以堪吶!”

話語未畢,二人皆已淚流滿面

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兩人從年少張狂熱血昂揚到今日鬚髮花白冷靜隱忍,十年期盼,十年心血,眼看就要成事了,居然瞬間付諸流水,尋常人都難以承受

“二位快請起,是我糊塗了”太子上前親自扶起兩人

兩人抬袖擦拭眼淚

容巨道,“殿下定要留住閔子緩才是,王上久經風雨,如此費心的請他入魏,可見他是個大才!閔子緩所為之事可謂無德陰險,可秦國的宋懷瑾和張儀又能好到哪裡去?殿下,兵家有云,兵不厭詐他們這種人,只要好好利用,於國有好處”

“我會留下他”太子請二人入座,“閔子緩給的另外兩條路,兩位以為如何?”

兩人沉思片刻,容巨道,“皆可行”

“不錯”師趙點頭,“兩者是了結眼前局面最乾脆法子請王上禪位較難,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反倒是藉機除去公子嗣比較可行,閔子緩既然能說出來,想必心中早有籌劃”

太子這輩子都沒有想過逼君弒弟,雖然已經做出決定,但心頭還是一片紛亂

師趙回憶太子方才的複述,疑惑道,“殿下,閔子緩沒有說公子嗣城府越來越深的原因?”

太子搖頭

“我認為是徐長寧之功”容巨道,“不是很明顯嗎?公子嗣阻撓殿下拉螞長寧,把他安排到自己封地做郡守,可是你看這兩年,公子嗣越來越倚重徐長寧,甚至連一母同胞的妹妹都許給他了”

容巨冷哼道,“這個徐長寧也是個沒骨頭的小人,起初對殿下示好,這在公子嗣那邊沒幾天就倒戈!”

師趙見怪不怪,“孟夫子說的對,策士行的不過是妾婦之道!那幫策士根本無節操可言”

公孫衍與張儀的縱橫之策鬧的天下震盪,孟子的弟子景春道: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一怒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道: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他的意思是說策士之流,就像妾婦一樣,她們依著丈夫的喜好侍奉,不敢違背

容巨私以為這話說的有些刻爆但太子崇尚儒家,敬重孟子,他也不好說些什麼,只能跳過這個話題,“閔子緩特地提起徐長寧是否別有深意?殿下還請儘早再見一見他”

p: 孟子這段話還挺經典的,我只是寫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一說大家肯定知道,就是那啥,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此之謂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