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門板換酒席(第2/2頁)
章節報錯
眾人也都一副洗耳恭聽狀。
宋初一撫了撫眉梢,昨日剛剛在衛侯那裡將魏國批判的一無是處……今日就實話實說……
沉吟片刻,宋初一道,“好,懷瑾就姑且一說。”
宋初一直了直身子,道,“懷瑾曾聽聞有人言,魏王是個明君,只是時運不濟,在幾次重大決策失誤,導致魏國一蹶不振,懷瑾以為然。不過,魏王並非是時運不濟,而是無識人擅用之能!”
“卻也是!信龐涓而廢孫臏。”有人立刻便舉出一例。
宋初一笑道,“龐涓也是把利劍,但魏王不會用,終究傷了自己。”
“公子昂為相,也不是時機。”姬眠嘆道。
昨日宋初一把公子昂批判的一無是處,一是因為他現在的作為的確如此,二也是圖衛侯聽的高興。以前公子昂乃是頗負盛名的一位名將。十年前河東之戰,商鞅詭計騙公子昂議和,將他擄回秦國,魏軍被輕易擊潰。
魏王受人挑撥,認為公子昂叛國,一怒之下將其家小全部殺光。
反而秦國善待公子昂,並委以重任。他在秦國任職期間,率秦軍兩次大敗楚國。後來魏王得知當初乃是商鞅詭計,悔恨不已,割地換回公子昂回魏。
回魏國之後,公子昂心灰意冷,整日飲酒作樂,對政事也是得過且過,行事越發荒唐。但魏王對其愧疚,又念魏國暫時無人能任丞相之職,便依舊由公子昂擔當。
公子昂七歲便能賦詩,才學高博,是一名儒將,在降秦以前任丞相之職時十分有建樹,勸農、鼓勵經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魏國的綜合實力,只可惜為人太恩怨分明,魏王殺其家小,他怕是至死難以釋懷,如今任丞相純屬尸位素餐。
宋初一喝了口茶道,“魏國一片大頹之勢,好在魏王不昏庸。能否重振山河,就要看是否有無雙國士力挽狂瀾了。”
“先生說的好!”隔壁雅舍內忽有個年輕的聲音讚道。
宋初一微微挑眉,便又聽那人道,“不知先生是否稱得上無雙國士?”
話中鋒芒畢現。
緊接著有腳步聲傳來,眾人轉頭,只見一華服少年伸手挑開帷幔,一張俊美無暇的臉上帶著微微笑意,宛若楊柳月清風拂面。
“懷瑾先生大名一夜之間若這蒼茫大雪,席捲了整個濮陽,今日有幸一見。”少年目光宋初一身上略一打量,“深以為還不如聞名不見面。”
姬眠哼道,“公孫郢幾,你也就是趁著允祀不在才敢放肆,告訴你,我們礱谷府利口易主了。”
“是嗎,我倒是想見識見識。”公孫郢幾一笑間貝齒微露。
公孫郢幾是上大夫公孫健之子,年十八,頗有雄辯之才,與南祈辯論每每落於下風,但越挫越勇,每有辯論,都與南祈針鋒相對。
“懷瑾,罵他!”姬眠捅了捅宋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