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門板換酒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初一朝眾人拱手施禮道,“不知有客,懷瑾失禮了。”
“我等不期而至,宋子莫怪才是。”眾人還禮道。
宋初一整了整衣領,笑道,“雪天有朋翩然而至,懷瑾不亦悅乎,諸位請進。”
眾人紛紛應禮,在廊上脫了鞋,隨著宋初一進了主廳。
姬眠喚來幾個侍婢奉茶,也隨著進去。
這間主廳在宋初一來之前,只有南祈一個人用,擺設十分講究,頗有種清貴之感。宋初一此刻這渾身凌亂的往屋裡一站,便如闖入了別人家裡的流民一般。
宋初一坐下來之後,先與眾人打了聲招呼,“今日事今日畢,諸位且稍候片刻,在下要與某人把帳先清一清。”
“懷瑾先生請便。”眾人紛紛拱手道。
姬眠一見宋初一的架勢,立刻道,“懷瑾,我當真未曾用力,誰知道那門不經拍!我回頭便去找人幫你裝上新的,改日再擺一桌酒席給你壓驚。”
“悟寐果然通達!”宋初一笑著道,“不如就今日吧,正好有眾位朋友專程拜訪,人多熱鬧。”
姬眠笑容微微一僵,但面對二十幾雙眼睛,他也只好咬牙道,“好!”
“爽快!”宋初一看向眾人道,“懷瑾感念上蒼,知我囊中羞澀,今有諸位貴客前來,特用門板一雙換得宴客酒席,不知諸位肯賞臉否?”
屋內爆發一陣朗朗大笑,有人道,“如此隆重之宴,豈敢不赴。”
眾人連聲附和。
宋初一回到寢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形容,在管事給準備的衣服中找出一件帶黑毛的大氅,便抓過來披上擋風雪。
在主廳內等候士子們再看見宋初一的時候,如以往第一回見她的人一樣,多多少少都有些訝異。方才宋初一形容不整,一頭亂糟糟的頭髮將臉也掩去了大半,此時將頭髮都梳上去,顯然只是個少年。
“想不到懷瑾如此年輕!實令我輩汗顏。”士子中有人嘆道。
今日來拜訪宋初一也都是些年輕人,大都在二十歲上下,最小也有十八了,埋首苦讀十餘年還不如一個十五六歲的人,讓人如何不受打擊。
宋初一怎能不明白他們的心情,遂順嘴給了一個臺階下,她笑著拱手道,“懷瑾初行於世,不過是仗著些小聰明,比不得諸位才德廣博厚重,日後懷瑾在衛國還要向諸位多多請教。”
“懷瑾大才,我等愧不敢當!”眾人連忙回禮。
即便宋初一不這麼說,所有士子也絕不會有任何不滿,能說出“順道者昌,逆德者亡。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之言的人,又豈是小聰明?但是他們見宋初一沒有絲毫傲氣,心下不由又多了幾分好感,說起話來也更加自在。
宋初一也很明白曲高和寡,她不過是迎合衛國國情說了幾句言論,根基不穩,一旦太過離群,想成事恐怕困難重重。沒有穩固的大山墊腳,爬的越高便會摔的越慘。她想在衛國打下根基,所以不欲把自己捧到“高人”的位置上。
天下士人多出齊魯衛宋,齊魯兩地未必能容得她一個少年言論橫行,宋國又不宜留,這也是宋初一為何選擇衛國的原因之一。
一行人還是去了那日的酒館,酒至酣暢,有人問宋初一道,“懷瑾目光透徹,不如評一評魏王、魏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