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將抓來的斥侯一個個的單獨去審,防止通竄,倒是審出不少軍情來。呂嫻算了算腳程,道:“只在今晚,或是明早了,軍中多做準備吧。”

眾人依命行事,無聲的,默默的開始準備兵器,磨的更利,防備也紮緊,磨刀豁豁。

雖然女公子沒有說一定要活捉袁尚,然而,他們是有這個心想要立這個功的。又有誰不想要立功呢?!

戰時是極為昏亂的,萬一真的殺急了眼,殺錯了人,而殺了袁尚,呂嫻是有所準備的。他們也明白,那曹真一開始從跟上來的時候,呂嫻就已經準備拿他當墊背的了!

萬一,當然活捉更好,但是戰事哪裡會有一定,沒有萬一呢?!他是說萬一,袁尚真的死了的話,那曹真真的以為自己會脫開責任嗎?!

就算是呂嫻殺了,卻是死在了曹操的地盤上,以袁紹的狂妄與自負,以及憤怒,他一定不懼戰二方,一定會死咬住呂軍與曹的曹操也不得不死戰應對,從防守而轉為進攻。

這就是破局。當然,袁尚死了的話,其實是下策了,到時這何止是一般的破局啊,這簡直是點燃大魔王最憤怒的導火線!

所以,活捉袁尚為上計,放走袁尚回去是中計,而殺了袁尚是下計。

對於上計,一切都是呂嫻說了算,她提要求,她占上鋒,對於中計,袁營有敗,袁尚活著回去,反而人心離亂。對於下計,袁尚一死,袁譚必會助袁紹而滅大敵,甚至會大喜,屆時,大魔王真的成了大魔王,袁營萬眾一心,呂嫻只能與曹操死扛,也就沒那麼多勾心鬥角了。

雖險,但無論如何,都能破郭嘉的計策。

諸將其實心裡也隱隱的知道,能放袁尚回就放他回,只要他回,袁譚就一定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必保全自身,不僅不救,還會落井下石,袁紹營,必因此而四分五裂,這是早晚之事!

他們熱血沸騰,眼睛亮的像狼。殊不知此時的袁尚也已經有了退意。人並非完全是因為越弱小而越膽怯,相反,人正因為弱小,反而無可失去的時候,會生出無限的勇氣來,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同理可證,人也並非完全是越強大而越自信,自負,相反可能是越是自負,而越是會產生恐怕和卑怯的心理。

這個時候的袁尚就有些莫名的急躁,也許可能是第六感,屬於說不清的一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困擾著他。偏偏無法與人言說。

越是強大,越怕失去,越怕輸啊!

袁尚頻頻的往後看,看的未必是會有尾隨的敵軍,而是想到自己萬一有什麼閃失,沒有支援,問題就大了!

人在恐懼的時候,反而會越發的清醒和冷靜。他想到了那個峽谷是要道,同時也是能堵住他的兵馬和援兵的要道。

萬一……他承受不住萬一!

他的心腹謀臣與將士見他悶悶不樂,便勸他道:“將軍,戰之在即,還請勿有多思!”

到底都是心腹,是能看得出來他的緊張的。

袁尚對他們沒有什麼隱瞞的,便將自己的疑慮給說了。

一謀士道:“那挖成的塹溝,明顯是為了埋伏我軍,而這個在此前就已經有了準備,那道峽谷和冰河,明顯就是為了麻痺我軍,現在回首去想,的確透著不尋常!”

袁尚道:“若是如此,敵軍焉能沒有準備!不管他有沒有援軍,倘他有著必死的決心,已然埋伏盡我先鋒營,再與我大軍同歸於盡,再有這等埋伏,諸位以為,尚可能有決勝的把握?!”

“我軍已有備,倘趙雲只這點人馬,而無援軍,我軍必能誅之!”諸將道:“只是倘若有援軍,或是曹軍摻合一腳,一切並不好說!”

“若要戰,尚是不懼,只怕他封鎖了我軍來回之道,打著消耗著戰役,一切皆休!”袁尚愁悶道。

“這……”諸將與諸謀士面面相覷。

“也並非無計可解。”一謀士低聲道:“當做兩手準備。倘若有變,陷入絕境,而我軍援軍又未至的話,那麼就只能棄卒保帥!”

袁尚心中一抽,道:“……會嚴重至此?!”

直到這時,他才覺他真的莽撞了。他帶的人還是太少了,他自以為強,其實來的地盤是曹操的地盤,援軍又未及時等到,萬一,現在吃了虧才想到萬一,卻可能已經晚了!

若不是吃到虧,他自以為兵強馬壯,而曹軍必散,趙雲必懼。當直面現實的發現,曹軍可能也未安好心,趙雲根本不懼他威,還設計埋伏他的時候,袁尚是真的突然一下子就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