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以己度人真純良(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樣,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二人說了一些政事,蒯良坐的茶喝了一肚子,才起身告辭。
賈詡親自送出來,二人拜別。
命人送蒯良回了相府,賈詡才繼續來到前院處理公事。
“大人,希望此去,荊州事能定,不要再起變化……”從事官道:“蒯氏是荊州名門望族,就怕心大了往後會……”
“徐州加恩之,若其負,再施以威不遲。這都是後話。只是眼下,有此人助著劉琦,荊州的事便沒有意外了。”賈詡道:“……他必驅逐蔡瑁。此方是現今重中之重。”
眾人想了想,點了點頭。不管是不是一勞永逸,至少現在是安撫住了荊州,只要不為敵,不與江東聯合,眼下這情勢便是有利的,既便是對劉琦與蒯良投入極多的事情。
這一點,賈詡心裡是有數的。
這世間沒有不變的人心,而不變的前提是徐州一直很強。
倘真的有人養大了心,到時再說到時的話。
言之過早,其實也沒多大的用處。
賈詡是從未想過什麼一勞永逸。他只是在不斷狂奔的局勢之中,始終選擇最有利的,更能有助長遠的而已。
而人不變,是最好的局面。
若是變,也自有另外的方法。
而賈詡以為,蒯良是真的聰明人。聰明人,其實並不太會做出太蠢的選擇,其實反而好打交道的多。有此一人在,倒叫徐州在眼下對荊州之事,少操很多心。
用最少的籌碼,撬動最多的贏面!
劉琦見了司馬徽,司馬徽道:“終將有別,就此別過吧,此去,一別經年,恐怕一時不得相見了。吾有一言贈與你,不管將來如何,萬勿忘了自己在徐州的初心。無論將來你有多少更親密的親朋,多少的臣屬,切莫因新人言,而忘舊人恩。凡事,總有代價。而為人,失信,也有更大的禍,切記!為了荊州百姓,萬勿被人心所迷,被巧語所騙,而置百姓不顧,此才是大患也!”
劉琦紅著眼睛,哽咽道:“……是,弟子記下了!”
“去吧。”司馬徽笑道:“……將來,若定下大事。定有諸侯朝見之時。你我師徒一場,總會有相見之日的!”
“弟子謹記師父良言,絕不敢忘!就此拜別了!”劉琦知道,這一別,恐怕多少年都未必能見到面了,不捨道:“師父若有遊心,將來定要去荊州,弟子盼之!”
司馬徽點點頭,道:“去吧!”
劉琦起了身,一別三回頭,眼睛紅紅的。
“君子,雖有志,然則為百姓忘志,亦為志也!更為義也!”司馬徽的聲音透著勸告與期盼,悠長的傳來。
劉琦記住了,出了書院,十分不捨的回去。
人還處於離別不捨之中時,突然不經意的被江東的使者給攔住了車馬,還真的嚇了一大跳!
車伕也驚到了,慌亂的道:“……江東的使臣把此巷子一前一後的把住了!公子!萬一有刺客,這……”
劉琦驚了一瞬,忙鎮定下來,道:“莫慌!既是江東使臣,依使命而來,豈會公然行兇!無事,我且下去以禮一見便是了!”
都堵路了,躲也躲不掉,劉琦乾脆大大方方的下了馬車,道:“不知各位攔我車馬,有何賜教?!還請示下!”
車伕顯然很緊張,暗暗的捏著拳頭,緊緊的跟在劉琦身後,暗中警惕,生恐有人行兇!
江東使臣道:“劉公子!在徐州作甚?!難不成真要賣父為徐州奴僕矣?!江東雖與荊州向有素怨,然而,江東與荊州都為一方豪強,何曾低人一等過?!如今我主公陷於此,與公子一般同病相憐,公子為何不搭救,也自救呢?!這般受制於人,豈不悲哉?!若公子臣服,只恐劉景升也不安,公子豈不是違背了父命?!何故如此?!何需如此啊?!”
劉琦道:“孫伯符之事,琦也知之,然而抱歉的是,琦真不知其所在,只恐是幫不上忙了。琦無用人也!各位實是攔錯人了。”
江東使臣怒道:“就算公子不欲助江東,又何必非要助紂為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