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陳就偷襲周瑜艦(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磐一時恨陳就無用,又怨黃祖貪功冒進,留下一個空虛的城池被人截了都不知道,結果還跑去廣陵湊熱鬧,找死還差不多!到時候孫策沒弄到手,老巢又丟了,這黃祖還能有命在嗎?!得被人剿了。就這冒進,遲早要被陳登算計死!
他哪裡敢再上岸,這一上岸,馬上就被扣押了不可!
當下嘴上應付,卻是偷偷的換了小旗,那船如利箭一般拼了命的劃出去了。
岸上之人,果然對他們開始放箭,還有隱隱欲追的意思。
不過到底是沒追來。
隱隱的聽見勸說聲,“不必節外生枝,守好渡口既可……”
劉磐才稍安。然後追著黃忠去了。
這心裡的滋味,特別的難受,從荊州跑出來,到了江夏,江夏也不得不跑出來,明明,荊襄九地,以前全是荊州牧劉表所轄之地。然而如今卻還剩下幾處,俱都風雨飄搖,搖搖欲墜不得守也……
悲從中來,也不忘大事,思來想去,也想不出到底是誰抄了江夏的底。因為沒有換旗,哪裡想去?!
這樣子不變旗換幟,萬一黃祖或陳就跑回來,一逮一個準!守株待兔就可。
是周瑜?!還是江東其它人?!
不可能!
倘若孫策出事,江東現在的水軍沒有任何人有這個心情去攻打江夏,恐怕一心只在廣陵。
況且江夏江崖,極為易守難攻,想要從江上渡口攻入,無異於獨步登天,極為難也!就算攻得破,也需要很多的兵力,以及時間才可攻破!
所以,必不是周瑜,也未必是江東。
那麼,只剩下徐州了,是廣陵兵,還是廣陵的援兵,無論是哪一個,都對黃祖極為不利!
劉磐心裡真是心急如焚,又氣黃祖壞了事,罵咒幾聲道:“……壞事者,黃祖也!”
因為如果是廣陵兵,事不好了,廣陵不僅有兵馬,還能有兵馬來抄黃祖後,可見實力有餘。如果是援兵,事就更不好了,援兵多少,來者何人?!有什麼軍情,動作……這些一概不知!
黃祖都兩眼一摸黑,還打個屁的仗?!
劉磐深深的吸了口氣,此時他眼前的事都顧不上了,哪裡還能顧得上黃祖?!
既便是與他報信,他又如何能聽?!
老將啊,資深之輩,向來在劉表身邊受信任,其實未必能聽得進他們這些小輩的意見。
文人相輕,武將其實也是。搶功的時候,可沒人客氣。他既便能來得及向他報信,只怕黃祖還得疑心是他不欲他立功,才故意如此說。
黃祖其實是個挺剛愎的一人,劉磐一向以是劉氏侄子而深受詬病,就是他因為沾親帶故的,有點裙帶關係,就基本是被排除在有本事這個行列以外了似的。彷彿他是沒本事,只因為這個,就只能淪為是裙帶關係這一類而不被主流的主將所承認。
荊州就是這樣。文化燦爛,商貿發達,文人思想不絕,而武將,相互搶功猜忌者也甚多……
劉磐也顧不上去想,只是特別感慨,眼下他自身難保,更沒辦法向黃祖及時送信,只能作罷。
“速往前,”劉磐道:“追截陳就將軍的船隻,將江夏之事告知於他要緊。以防他不知,撤退時被逮了。”
斥侯領命,劃了小船去了。
劉磐現在是特別狼狽的,無糧無馬,無多少器械,又靠不了岸進行補給和裝備,這下,可麻煩了……本來是想進渡口,在江夏補給一二的,換點大船和軍備,這下落空了……
眼下只能寄希望於快點與陳就匯合。
紀靈一拿下江夏,立即就通知了魏續,魏續押運著糧草先到了江夏,見了紀靈道:“越往前去,越恐糧草被劫,續心中甚憂,不知將軍可有計策,能保糧草順利到達廣陵城中!”
紀靈道:“靈即刻寫信與陳太守,陳太守對廣陵諸事瞭然於胸,必有計策,魏將軍聽之便可保全糧草。”
魏續點首,他現在戰鬥力是很弱的了,本來就非強將。又受過傷,如今也只能做點後勤,以及押運糧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