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既立陣於當時,必有埋伏。前番我軍已多次中計,還是要小心防有詐!”左右道。

蔡瑁道:“荊州兵強,劉備軍多而不整,無備無糧,如何與我敵?!”

蔡瑁十分自負,雖防著馬超,卻深以為,諸葛亮此時落荒而逃,最終是難逃大戰一場是攔不住他的。

各軍已經在等軍情,隨時準備進攻之策,此地離當陽只半日路程。朝發夕至,一場大戰,已是在所難免。

諸葛亮卻是探得訊息,露出個神秘的笑容。

他故意寫信與蔡瑁,蔡瑁自負,必以為他怯其與馬超合力,如今馬超既已去了信,那麼,蔡瑁也會與馬超合力。

如果,這個時候,假裝馬超的人去襲蔡瑁,蔡瑁其心大,必怒,也許會去攻擊馬超。

於此混亂之局中,就是生機。

孫乾滿以為,四面埋伏,追兵越來越多,圍兵也會越來越多。

然而,一個真正的謀臣,能在於棋局之中,利用資訊差與不信任,而能打出漂亮的戰役來。勢力越多越好,越雜越好。越多越雜,代表可謀之處就極多。

諸葛亮積極備戰。

而劉備與關羽,張飛,還有伊藉四人一路狂奔,遠遠的綴在蔡瑁大軍之後,休息的時候,卻突遇箭雨。

他們一行人是在山坡邊歇腳的,不料那箭雨一射下來,如漫天之雨,四人差點中箭,步兵等人忙拿東西去擋,然而,還是死傷不少,關張二人極力護住劉備,狼狽的滾在地上,躲到了坡後,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張飛氣炸了!

“何鳥人敢偷襲?!躲在山上不露面是何意?!”張飛大怒,提了長茅,三步並作兩步的爬上去追。

箭雨停了,待張飛好不容易爬上去,哪裡還有人在?!

他又滑了下來,弄的十分灰頭土臉,好不鬱氣。

“今日險被人殺也,”劉備驚極而後泣道:“幸有汝二人護備,否則身死此處矣。”

一面說著一面去看伊藉,慌道:“先生可受傷。”

伊藉道:“並無受傷。”

“累先生受驚了,竟吃這番苦楚。”劉備道。

“在外出徵,遇此是常事,使君不必放在心上,藉無事。”伊藉道:“只是不知偷襲者是何人,這般箭雨密度,少說人數也有五六十人以上,是專業的弓弩高手,若無此坡,休矣。”

“蔡瑁?!”劉備猜測。

伊藉拎起一箭,遞過來道:“非荊州之箭,此箭與荊州之箭略有不同。”

關羽忙先接過來看,遞與劉備道:“西涼箭。荊州兵箭上只刻花鳥蟲魚等祥物,而西涼不同,所刻圖騰,都有北方外族特徵。”

劉備接過來細看,果然在箭頭處看到細細的圖騰,看不出具體是何物,像馬,也像鷹,有點辯不清,然而一看就是北方的特徵。

“馬超已至,聽聞素勇。”劉備道。

“此計必是龐統之謀,”伊藉道:“聽聞此人與諸葛軍師不相上下。”

劉備一聽,心中便是咯噔一聲。

張飛道:“哥哥勿憂,待吾去,定殺之報仇!”

“翼德不得莽撞,對待此人,更要防範,龐統非一般人也,”劉備轉首對伊藉道:“馬超本是忠義之後,吾以信義招之,此人可能招而納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