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若是降了這些人,帶回秦國?!試試後果?

放了他們回趙國,呵呵。

當然這種情況算是極端情況,大多數的情況其實不至於落到如此極端的狀況。

都說李廣難封,其中的原因,有派系之間鬥爭犧牲品的嫌隙,但老實說,李廣自己其實也有黑料,他自己也曾說過,因為當時有降了的約在幾百人,他納了,但是他反悔了,納了以後,把人殺了,搶光了所有,的確是斷了後續,也是成功。

但是這本身就是李廣的黑料。

他的確是有功勞,也有能力,但是手段並不光彩,不在世人的一個規範之內。

漢室怎麼能封他為侯,真封不了!

堂而皇之的破壞規矩嗎,告訴天下人說,雖然他的確有點不光彩,但是因為功勞大,所以呢,也是可以封侯的,所以呢,你們只要能立功,手段不手段的無所謂,對外交上呢,你們只管降,反正我不保證降了就不殺……

這是一個壞頭。一個大大的壞的頭。

就算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李廣難封,其實司馬懿是再清楚不過的。還有說李廣功勞太大,功高蓋主的,其實是想太多,他功勞再大,其實也還是比不上衛青和霍去病的,一個善統兵,一個善突襲,他們封了高位,就算說功高蓋主,也該說是他們才對。李廣並不是這個情況。

李廣的手段怎麼說呢,在一個灰色地帶,漢室預設,但絕不能鼓勵。

所以曹操雖然狠,但示以天下的姿態是,我雖是個狠人,但是個講規矩的人,講規矩的人,便不會只令人生懼。也就是隻要老實,必無咎。所以他才能得到很多的東西。

不是司馬懿讚許曹操,他也看不習慣這老賊,但是若說雄主,呂布這種級別,與他差的遠了。

但是他確實是命好,有一個高瞻遠矚的女兒呂嫻。

若不是她,呂布便是再勇,功不及項羽大,罪卻比項羽重的多了,就是那種死了都沒人哀悼的那種人。

因為他比李廣還不怎麼講規矩。

李廣是貪功。呂布還不是貪功,他就是真的隨心所欲,雖不嗜殺,但這名聲確實是難聽。反覆無常,可比貪功失信更嚴重。

而且呂布還是一方雄主,行事不規範,這個後果比李廣可大多了。

所以才說,呂布是真命好啊。

呂布命好,但是就輪到程昱命不那麼好了。

等他得知張繡大敗的訊息以後,臉色都變了。再看到司馬懿滴水不漏發來的書,那臉色難看的像陰雲。

司馬懿的書發的真的滴水不漏,面面兼顧,面面俱到,仗是打了,但曹操的面子也顧了,張繡呢也放了,但錯,堅決不是呂布的錯。這是張繡的錯。所以人是放過了,但是怎麼處理,就看盟友怎麼操作了。

這鍋是甩的乾乾淨淨,屁股擦的乾乾淨淨。程昱看完書,是真的特別佩服這司馬懿真是個擦後事的大能。

不僅得了便宜,滅了先鋒營,還要賣乖。意思是天下人還要看曹操怎麼處置張繡的意思吧?!

程昱氣的心絞痛,但能罵司馬懿嗎?!

本就各為其主,他這麼做,無可厚非。

因此氣道:“這張繡,為何不聽善言?!我已囑咐於他,不要輕舉妄動,他卻,他卻……”

“大人,”他的身邊人也緊張了,道:“打跑了狗,卻嚇著了貓啊,呂布此戰,威嚴甚重,劉岱和王忠的五萬兵馬還在呂軍身後,只怕此時已是戰戰兢兢,欲死矣。倘失儀,更丟了主公的臉面,天下人如何看待主公?許都威嚴盡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