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1/3頁)
章節報錯
如此之時,曹操是他唯一的後路,他只能往曹操處躲了。這個時候,去哪兒都有被殺的風險,還不如去向曹操請罪。
他賭曹操不至於殺他失人心。雖不會殺他,但也會罰,不然不能服眾。
然而,以後,在諸侯之間,怕是再也沒有他張繡的名字了。
那曹操老謀深算,肯不肯再用他,都是未知數。
他帶著五百餘兵,狼狽的逃竄回許都去了。
呂布大醉,酣睡一場,整個人都是透著懶洋洋的姿態,像吃飽喝足了的大老虎,老虎雖兇猛,卻並不嗜殺,暴躁期過後,現在只剩下悠然得閒的樣子。
等他出帳視察工作的時候,營中早已經有條不紊的將後續工作都整理結束了。
司馬懿看他這德性,估計是能老實好一陣。
不過呂布還是惦記著張繡的下落,口口聲聲一定要逮住追回與之算帳。
司馬懿勸道:“窮寇莫追啊,主公。張繡已是窮途末路,羽翼盡斷,實不宜再趕盡殺絕,都說人之將死,也會得到同情,倘若主公一直死咬不放,天下不譴責他背信棄義,反而會責怪主公不休不饒,不留人活路,實不宜人心。此戰,威足以,但切不可再過度,否則便會變成天下人懼了。如今威已加,正是宜揚德施恩之時,此方是正道。”
呂布聽了,想了想,道:“軍師所言甚是,那便依軍師之計。這張繡,布且饒他一回,不追也罷。”
“那懿便將追兵撤回……”其實司馬懿根本就沒怎麼派追兵,追著玩玩而已。張繡若是死了,後果很嚴重。
呂布以前吃過的名聲的虧,又得重蹈覆轍一遍。
呂布就應了,又道:“只是又該如何施恩揚德?!”
“當發書天下,為此事正言,主公,此是懿所書之書,主公若無異議,便廣發各郡了……”司馬懿將手稿遞與他。
呂布忙接來看過,寫的是什麼呢,是說呂曹聯盟,本為伐袁而盟,既有義在先,呂布好心宴請張繡,他卻趁機引呂布離營,而襲呂營之後,實背義叛盟之舉也,然後聲討了一遍,等於是鞭了張繡的名聲的屍,然後又說了一遍,他如此挑釁,呂布自當反擊給與教訓,因斷其羽翼,但念在其是曹操先鋒,兩營有盟之大義上,實不該因小義而傷大義,因此,給了教訓,卻將張繡放跑了,一切自由曹操作主便是,後面便是套話一堆,複述的一遍徐州發兵是為正義,為天下大事發兵,擊張繡是節生生枝,也本不該,只是欺到營前,不得不為云云……
呂布看的好笑,道:“放跑?!”
“不錯,天下人只會念主公不傷張繡之恩,而不害主公斷其羽翼之利也,主公雖不想放走他,但此書發過後,天下皆以為張繡之活,是主公所與也,”司馬懿道:“這是釜底抽薪之計,以後張繡再無任何臉面,與機會了。曹操不會再重用他,天下也會同情他,而同情一個戰將,此將雖生,卻已與死無異!”
呂布不明覺厲,被忽悠的舒坦了,道:“布明白了,這是將他能活的功勞算在布的身上。”
司馬懿道:“既是盟友,此等小人,自當交由曹操處置,這話,也是客氣,無可厚非。”
“厲害啊,”呂布看著這書,讚歎不已的道:“還是文士厲害,昔日嫻兒曾說,宣傳是很重要的,原來如此。在這種事上,先發制人極重要!”
“主公英明,正是此理。”司馬懿道:“張繡之事,主公以後不必再惦記。他畢竟是曹操的人,若是死在主公手上,不妥。既為盟友,現在尚不為敵。倘若張繡真有再複用之機,那時懿再助主公斬之不遲,只是眼下,不妥。”
呂布思忖了一下,氣也消了,道:“也罷了,與他這種小人計較什麼?!張繡到處咬人,也不是一次兩次。他在曹操手上,只恐曹操也不會安心,這種人用著有刺,一不小心就扎著自己的手。背叛曹操,是他的本性。”
“確實是本性。用之不記其恩,不用則招其怨。”司馬懿道。
呂布經過這一番話,果然不惦記了,道:“便以此書發出。”
司馬懿鬆了一口氣,怕他還要亂跑,便道:“當此之時,還是要安撫兵士為要,更是戰前操練,更該嚴謹,各營都須主公激勵軍心,趁勝而鼓勵,可令我軍信心倍增,還請主公不可鬆懈。”
“自當如此!”呂布道:“布無事,正好練兵。”
司馬懿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了。
這貨大約是能消停很久。若是能一直這麼乖就好了。
呂布真的很老實的去練兵了,很長一段時間確實是沒再出去亂跑,叫司馬懿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