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隔淮水孔明辯徐庶(第1/3頁)
章節報錯
他心焦慮極了,大意了。守了壽春,還有下邳一個漏洞,是不能完全堵住的。徐州人太少了,根本不夠用。
得了淮南之土,尚不能守全境啊……
諸葛為劉備定的計,根本不是退孫策兵,而是,助劉備立基。只是,這人真的太狠。出手耀眼而如此華麗,布的是全盤之局。
幸虧當初為了穩妥起見,沒有離開壽春,否則下邳和壽春怕是早在人囊中矣。
徐庶立即寫信與陳宮賈詡,一面又盤算著關羽的動靜。
劉備守荊州竟然還沒有用盡力,可見他是三心二意的很,荊州對劉表很重要,劉備救助當然也盡力儘量,然而讓他能像劉表一樣死守也難。
劉備為了基業,無論在何處,他是可以隨時拋棄任何一處的,小沛如此,廣陵如是……而現在,荊州也如是,意思是如此守不住,他想來奪淮南了。
而諸葛卻一心一意的要助他拿下荊州!
徐庶深深的覺得劉表這個人,是真的被劉備的賢德給矇住了眼睛,他是老了,不是瞎了,竟然真以為劉備會是盟友,還要把荊州託付於他。
徐庶來回徘徊,心中已然下了決定,這件事,不能如此被動。
荊州無論如何不能拱手讓人。
當初他留在壽春,不止是為了防守,而是為了盯著荊州動靜,一旦有機會,是一定要咬住不能放的。
他平心靜氣的開始寫信,寫給誰呢?寫給蔡瑁。
到火候了。
不然等到孔明去,他計多,也許還能矇蔽了劉表,讓劉表把蔡氏給驅離了。真的便宜了劉備。
孔明啊孔明,立場不同,已然對立。
休怪以後各執兵較量,不留情面矣。
信寄出以後,魏續很緊張,一直緊緊的防守著壽春城,因為他是受傷的將領,可以防守卻無法再進攻了。他雖押運糧草事宜,然而,調兵佈防,這一塊,他還是很有心得的,也是為將多年的經驗與敏銳了,這些都沒有丟。
徐庶算著時日,便要帶精兵出城去堵諸葛。
魏續急了,道:“元直,若元直有事,無人守壽春,當如何?!為一人至此,何必如此?!”
“這是唯一阻攔他的機會,這次若攔不住,只恐以後再難以擋住他的能量,”徐庶道:“壽春有汝,定無妨。你休擔心,此是壽春之境內,還能給人謀害了不成?!放心。”
徐庶堅持要出城,表情嚴肅,從未有過的嚴肅。魏續只能壓下擔憂,道:“帶二百兵去,以防不測。”
“好,在淮南境內,二百兵足以。”徐庶道:“魏將軍只閉城不出,定無恙。”
“要小心關羽,他若接應諸葛,可能會犯邊。”魏續道。
徐庶點首應了,事不宜遲,帶著二百精兵,匆匆的就出了城,一路往交界處去了,直到趕到淮水一帶,原以為必能在必經路上擋一擋諸葛,不料,還是晚了一步。
一路沿著淮水向下,總算看到了一條烏蓬船,一見船首,可不正是衣冠布衣,拎著羽扇的諸葛站著嗎?!
徐庶心中一沉,船已離岸,雖靜止在水上,然而徐庶卻知道是晚一步了。
這諸葛當真是神出鬼沒。
徐庶道:“孔明,聽聞汝在徐州久矣,奈何不肯留下?庶必回徐州,奈何不候庶回去共議大事?況且,女公子還未回徐,汝都未見,不遺憾嗎?!”
諸葛亮笑道:“能見徐州一番盛事,已無遺憾,見不見女公子,都無妨矣。”
是怕女公子回來了走不脫吧?!
徐庶臉色肅然,在岸上有點看不清臉色,這一刻,他想,他再不是那個只是笑著的徐元直了。他的心中多了絲警惕和慎重。
倘若孔明此去造成的水流太大,淹到了淮南一帶,徐庶真的會自責,當初不該將他薦於劉備。反倒引禍於淮南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