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將信遞與他,道:“張繡去投了曹操,襄陽已被關羽攻破,如今,已是防守到南陽。若廬江再不下。策恐圍荊州之事又有失矣。璽,璽未得,在壽春損兵折將,如今又受挫,而張繡又如此不得力,策如何不愁?再這番下去,父仇何時能報矣?!”

孫策似乎心事重重,道:“前番寫信與張繡盟好,他若被攻破,當來投我江東才是,卻直接去了曹營。”

孫策當然心情不好。

“張繡背主之人,若來投江東,反倒主公難為,不可信也。不見其咬劉表乎。劉表於他有恩,他尚如此,不來,可見是好事,若來,殺之不義,不殺不安。反倒難也。”魯肅道,“好在曹操與江東有盟。張繡去了曹營,也只曹操能容之了。”

孫策道:“區區張繡原本也不以為意,策所愁,是這徐州之勢。如鯁在喉。”

“荊州便成了至關重要之地,若此番得了荊州,可駐兵與呂布對峙,策也不懼他。若是未得,以後呂布再插一手,再得之就難了。”孫策道:“荊州已成至關重要之地。”

魯肅道:“得荊州者得天下,所言不假!”

“將來,必有三方拉鋸,甚至是四方。當然不包括劉表,劉表枯骨矣。荊州這麼多人盯著,遲早必破敗。”孫策不屑的笑了一聲,對劉表,他是恨的,同樣的也並不放在眼裡,儘管一時強攻不下來。他所忌憚的是別人。

“呂布,劉備,以及曹操。張繡已出局,已失勢,不成氣候矣。”孫策道:“天下之雄,必為四分。”

“袁紹呢?!”魯肅道。

孫策道:“紹雖強,強不至荊州。況曹操梟雄矣,必與呂布盟而滅之。北方既平,便只剩下這麼多人了!”

“主公以為,天下會四分?!”魯肅道:“只是劉備,未得青雲,如何騰飛,他還少了一點時勢。”

“所以,他必死咬荊州不放。不管得不得,他都是英雄之一,此人助劉表,只恐荊州一時不得破。如今襄陽一面也失矣,如何能不著急?”孫策道:“徐州已得淮南,以後此處,只看策與呂布,以及劉備,到底誰得荊州了……”

魯肅嘆道:“曹操也非善人,只恐黃雀在後。他一計破呂布與劉表盟好之可能,絕非小謀。”

孫策看著地圖,道:“天下四分,到三分……再到統一山河,還有多少的路要走呢?!”

所以荊州真的是所有人的心魔。

魯肅道:“主公可要與呂布盟好?!共破荊州?!”

“荊州,策與呂布遲早要戰,盟而無益!”孫策搖頭道:“況且便是要盟,只恐呂布更想盟好劉表吧。呂氏陣營打著什麼主意,策並非不知。”

“只是再如此下去,只讓荊州與主公相消耗,反倒呂布得利,恐不利也!”魯肅道。

現在的形勢是什麼呢?!

孫策好不容易逮到的機會,能合圍荊州又怎麼可能放棄?!如果退兵,就等於將荊州拱手讓於劉備。

可是不退兵,便是彼此消耗,而呂布在後方得益,挑著時機要下黑手。

所以孫策才是真的愁。

偏偏雖與曹操盟好,然而此時的曹操要備戰袁紹,根本不可能精力來荊州相助,插一手。

這就是孫策的難處!

魯肅正想說話,外面斥侯道:“報!有信來!”

孫策忙拿來拆開看,臉色微微凜恃,道:“呵,呂布還分了兵去攪江夏的事?!”

魯肅接過來看過,看孫策面色不愉,道:“此番僵持,怕是要很久。主公,不若叫廣陵的周泰和淩統撤回吧。張飛雖守廣陵,然而,又添了陳登,此人極其善詐,而張飛不辯忠奸,只恐非陳登對手,怕是二將倒吃了虧!”

孫策有點不甘心,便不吭聲。

如果叫二人退兵回,這裡是能緩解一下,也能精兵簡道圍荊州,可是,退了廣陵的兵馬,就等於是收縮戰線包圍圈了。

這可是好不容易才開啟的局面,孫策豈能輕易叫退兵?!

因此,進退不得。難受極了。

其實不管是攻方還是守方,都是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