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施恩招怨若人厭(第2/3頁)
章節報錯
良久,才依依不捨的將之還給了張遼。看著張遼又放回懷中去了。
真的是個寶貝!
張遼內心忍笑,知道他是心癢好多天了,今天才摸到,想問又不好問的樣子,終於大發善心,道:“此物謂之望遠鏡,這徐州城,只有曹性將軍一人有,是女公子所送之物。此物稀有,除了曹將軍這裡一個,再有就是女公子有了,只是比這個更小些。此物厲害在於,能夠望遠,而且還能夜視。”
“夜視?!”紀靈愕然,黑夜之中能夠看的清清楚楚?!
“是,因為這個大些,小些的怕是不能夜視。曹將軍一向視為珍寶,遼也是偶爾才能借來。因它之力,在弓弩營中,能發揮最大的效用。是偷襲備戰,遠攻的最佳輔助。”張遼道。
一旦張遼主動開了口,紀靈也就能主動尋問了。話如水一樣,一旦開了口子,才會源源不絕,不開口,就怎麼也開不了口。
“那它,徐州能做嗎?!是何人所做?是什麼匠人嗎?!”紀靈道:“如此巧奪天工,想必必是名士的絕傳之物。”
張遼搖了搖頭,道:“雖能為,卻遠不及這個的精密。粗糙極了。效用不大。因此不能量產的。”
紀靈有點失望,道:“這樣啊。不能量產也好,若是多了,反而讓敵軍也尋得,反倒不稀奇了。此物開眼,若都做睜眼瞎,也公平。”
紀靈倒是想得開。張遼便笑道:“不過醫院弄了一個低配的粗糙顯微鏡,確切的說,是放大鏡,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吧,想來加以時日,技術會進步的。只要有人有機會鑽研,只要有人才願意投力,而我們所做的,只是讓天下太平,讓這些人,能有一個太平的環境去鑽研。而文治所做的,便是招納這些人效力,引導,將來這些技術會為軍用,甚至為民用。徐州所做之事,不過是此,聽起來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紀靈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言論,倒是怔了一下。
張遼繼續洗腦,道:“歷來說之功業,彷彿打下了太平天下,這盛世,就真的如自己壘起來的一樣。其實女公子所說才是真的。功業,不過只是製造土壤。而有了土壤,萬事萬物,才可自行生長,發展,茂盛。土壤確實是一切的基礎,卻也未必是一切。”
“土壤的功勞是花草有一個生長的環境,但是說花草的果實一定是土壤所得的,就顯得流氓了。花草果實,得益於此,卻不能說全是土壤之力。所以只要花草果實報以一點點的回報就可以了,”張遼笑道:“而這點回報,也更能提供更多的養分,讓環境自然的迴圈,這才是大興之道,真正的大道。紀將軍,我等所為,不過是製造土壤,然此之功,必能讓花草有接受陽光雨露,正常生長的一天。方今天下大亂,是惡性迴圈,天下萬民,在一片廢墟里,臭泥里長不出來,可是有一天,他們會有開花的一天,而我等是將惡性迴圈逆轉為良性迴圈的人。”
“此生,願為徐州盡力,做一個盡力的掘土人!”張遼笑道。
紀靈心中略微震動,怔怔的的看著城外的孫策營。
這種比喻倒是新奇。
這張遼說這麼多,其實就是要他的忠心。
雖然知道他的目的,卻也吃得下這洗腦。
果然啊,在呂布手上久了,連張遼都變成了另一種樣子。
不止是馬屁精,連洗腦別人的本事都見長!
不過,著實是讓人熱血沸騰。
“願為掘土人,”紀靈笑了笑,目光灼灼,一指孫營,道:“文遠可能破之?!”
“此又何難?!”張遼笑道:“遼願與紀將軍領此功,若何?!”
紀靈自投呂布,還未得功,張遼這是提醒他了。
然而紀靈卻並不反感這種迂迴的善意,笑道:“此時孫策兵正少,正好可破其營!”
“只叫他再不敢進淮南半步!”張遼哈哈大笑道。
二人不斷觀察孫策營的動靜,又多派出斥侯營的人去收集孫營資訊,意在退孫策。而呂布呢,已經接到了呂嫻的來信。
呂布得知她不在徐州,反而跑去冀州,一時心急如焚,竟是屁股落不了座,在帳中打轉轉。有心想商議一番,偏又不能聲張的,唯恐走漏了訊息。
他便有些在廬江呆不太住了。想親去兗州接應她。但又怕動靜太大,反而被曹操得知。
一時竟前後不得,左右為難,提心吊膽的。
再加上呂嫻信中頻頻叮囑他在淮南境內,先不可妄動,事事且聽徐庶安排,等待時機。呂布便安份不少。
事關呂嫻的安危,呂布鄭重不少,真的沒有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