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我爹是呂布393(第2/3頁)
章節報錯
閻象對袁耀道:“路上只恐要出亂子,公子身側還需要心腹跟隨。”
袁耀道:“先生不放心呂軍?”
“不是呂軍,而是袁軍,主公一喪,他們的心散了,便是在壽春被看的緊做不了什麼,在路上,若只是叛逃也算了,只怕會狗急跳牆,若是傷了公子,再逃之,後果不堪設想。”閻象道:“這個時候,屬下寧願相信呂軍。讓高將軍派一營來親自護送公子在前,我等人,則在後看著袁軍。”
袁耀道:“也好,我自與劉琦一道。想必高順必然看顧好,不會有失。”
“高順不飲酒,軍紀極嚴,只要公子不排斥被人看的緊,便出不了事,”閻象道。
“都這種時候了,我還有什麼可排斥的,一切只聽從呂氏安排便是了。”袁耀摸了一下上臂的白布,喃喃道:“如今護好袁氏一系,已是擔當,其餘的,我有心無力了。他們不肯從我,也罷了。一切禍亂,皆由他們自負。”
“只要公子安全,便是保得袁氏餘脈,”閻象道:“公子的安危比什麼都緊要。”
袁耀點點頭,因此帶著家眷,車馬等輜重,與劉琦一道,被高順護送在最核心的位置,而閻象等文臣武將的在後,一面跟著袁耀,一面也是盯著袁軍的部下生亂的。
高順是半點不敢大意,辭別了呂布和徐庶,帶著陷陣營和大軍,一路護送人回徐州。
劉威被囚在車上,高順親自看守,面對他怒目而視的眼神,高順也跟看不見似的。
劉琦掀了馬車簾看了一眼,袁耀的車馬在前,他的車馬在後,車上是他的隨從和心腹的客卿,這種時候,他也半點不敢大意,更知道輕重緩急。
因為隨意可能會出亂子,因此只叫身邊的人全與他擠一個馬車,這個時候了,寧願小心些,也不能講究什麼尊卑秩序。一不小心,可能就是生離死別了。
劉琦頗有些戰戰兢兢的道:“路上若是有人叛亂,高將軍可能壓得住?!”
“定能!”客卿低聲道:“這麼大的事,這麼多的人,徐州府怎麼可能會不派人接應?既然沒有接應,就說明有其它安排。公子萬事莫管,這一路上,怕是要見血。”
劉琦手一抖,將簾子放下了。
“也是,這麼多的袁軍,便是檄了械,數量也很大,若是出事,怕是真的死很多人,高順不會有損失,受傷的可能是袁軍中的人。”劉琦道:“一路艱苦,只希望能快些到徐州。”
“公子還需忍耐,無論發生什麼,屬下等一力護好馬車。”客卿道:“只跟著袁耀公子便可,出不了差錯的。高將軍不會讓袁公子有失。”
劉琦道:“他不會想趁機逃麼?!”
客卿道:“只恐袁公子並無遺父之志。”
劉琦默了一下,道:“樹倒猢猻散,見此情景,想必袁公子心裡也不好受吧。他便是想逃,又能去哪兒呢?!投奔別處,哪怕是袁紹處,也未必比在徐州如意。都一樣。也許還不如在徐州。”
在別的地方就不受排擠和猜忌了嗎?!照樣是看人臉色。
還不如呆在徐州,至少呂嫻是要拉攏袁耀的,只會優撫善待。
“對了,這位女公子怎麼不見,她不在壽春嗎?!”劉琦道:“這麼多日都沒瞧見。”
“不知。”客卿等人也是聞聽此人久矣,雖也想拜見一回,但是並未碰上,倒有些遺憾,想一想,不禁讚道:“英雄出少年,這位女公子,還不及公子年長,如今還不到二十,竟已為父立下如此基業,何其了得,將來……只恐……”
“她也算是個仁德的。壽春城這麼大的攤子,她不嫌麻煩,都接收了,若是曹操,為免出亂子,必要先屠城的,”劉琦道:“若是沒能力,這般仁德便是不自量力,可她,到底是壓住了!以後袁氏這些精銳,全被她給收服合併,實力更上一層,荊州也未必能敵之!”
“除了袁紹實力,只恐天下,也沒人能與現在的呂氏強了吧。便是曹操,多了個天子,論實力,也未必比呂氏更強。”客卿低聲說著,用手在馬車上劃了示意,道:“徐州立基業,吞淮南,只恐廣陵,也將是他所有,北到瑯琊泰山一帶,南又有江,這一帶,皆是富庶之地,若是能立足發展……”
“再加上近沿海,可製鹽販賣,而近青州,可買良馬,如何能不強盛?!”另一客卿低聲道:“這一帶,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只是自史以來,從來沒有人能立足於此,除了當年的齊王韓信。”
“若是旁人,得了這一帶,也不能保長,因為太有地利,也更為所有人眼熱而爭奪,因此得了此處,光保這一帶就要耗費多少的心力和戰力,不僅實力不能保久,而且還要被各處的勢力給拖死,很久的消耗,不停的戰爭消耗。可是,偏偏是呂布呢。”
“這樣的實力,還真的保住了。不僅保住了,還對周圍的勢力應付,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