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的真名,他們的其他東西,是我們身為人類的軀殼,以及人類的大腦無法理解的終極真理。人類是有極限的啊。”艾倫感慨著。

“因此,一旦超越了人類的極限,超越了人類大腦的極限。”

“人就會立刻陷入徹底的瘋狂,因為他的大腦已經‘燒’壞了。被如此大的資訊燒壞了。”

赫敏則靈敏的猜到了這一點。艾倫就等著這句話呢,這就說明她確實理解了自己所言。

“excellent”艾倫評價著。這句話翻譯過來,是“這真是極好的”的意思。

“但是因為它們的存在違背了宇宙的規則,所以我們就能夠利用它們的存在特性,為我們所用。”艾倫卻燃起了一股自豪感。

“儘管對於他們來說,我們只不過是寄居其中的寄生蟲而已。但是他們也需要寄生蟲,就如同我們需要腸道里的各種有益菌群一樣。”

艾倫介紹著。之所以介紹這麼多。是因為既然《哈利·波特》原世界裡,哈利赫敏三人組連《比豆詩翁故事集》以及死亡聖器都能夠掌握在手裡,那麼以他們的許可權來說,掌握這種知識也是早晚的事情。這才讓他有膽子提早透露這些。

“所以你在做‘神啟’?”

“是的。神啟。”艾倫說。

“簡單來說,就是我向神明供奉祭品,然後神明為我提供資訊。”

“不過剩下的東西,就是真的不能說了哦。我只能和你透露,這世界上有種我們無法瞭解,無法得知其名字,也無法描述出來的究極存在,他們才是魔法的根源。”

艾倫說著。

“好吧。”赫敏自然也同意。能夠得到這個資訊,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說實在的,只要能夠離開那些牛皮糖,就算艾倫不說這些,她也沒什麼埋怨。

——————

艾倫發現了赫敏在偷看,不過艾倫卻並沒有說什麼。

越是不能看的東西,越想看,這正是人類的通病。不過艾倫並不討厭這些。

艾倫以前看過一個實驗,給小孩子一塊糖,說如果不做什麼什麼就能領一塊糖。

最後控制住自己,沒有拿糖塊的傢伙,都“有出息”了。

在艾倫看來,這完全是扯淡。這隻能夠說明他們更加接近人類社會的實質而已——畢竟人類文明的實質就是復讀機。艾倫認為,吃糖果的人固然可敬,但是沒有吃糖果的人,卻獲得了收獲與體驗,那就是他們真的做了那個被禁止的事情。他們獲得了好奇心。

沒有好奇心,人類就無法進步。

好吧,人總是傾向於思考人類的命運,但是其實連自己的命運也無法掌握。不過,這正是人思考人類命運的原因,不是嗎?因為沒事兒閒的,或者焦慮不安,所以才會做這種一想就徒勞無功的事情。這樣才能夠排遣自己心中的困頓與不安。這就像艾倫自己也說不定明天就會被送進阿茲卡班,和自己的老媽作伴,但是現在也過得非常瀟灑的原因。

說實在的,為什麼一定要有功呢?你看新地主們,也沒做什麼“做功”,不也一樣既不困頓,也不不安,但是並沒有人說他們什麼。就好像現在並沒有人敢對艾倫·阿普比爵士多放一個屁一樣。漢弗萊爵士就會教他規矩。

這些盲目評價別人的人,表面上是在反“徒勞無功”,實際上是在反“貧窮”。

貧窮的情況下,做什麼都是錯誤的,而另一種情況則完全相反。

因此,既然做什麼對於貧窮來說都是一樣的評價,那麼無論一個人做什麼,都會被指摘,這是逃不掉的,所以重要的並不是你在思考人類,或者思考當下,而是你是否是貧窮。

孟子說過: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聰明的方式在於離這些人遠遠地。

這就是英國教育雙軌制,同時漢弗萊爵士的名聲僅限於貴族圈子的原因。

————————

無論如何,研究還要繼續。

艾倫拿起自己的筆記,繼續記載自己對於神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