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過的酒不知凡幾。如果說那些黃酒好不是客套話,封對完成任務又多了一分信心。

“我是真覺得不錯。不過你說的也對。黃酒還是該先陳上了適當的酒分,才是最好的黃酒。”封想起了一件事:“你還想著讓嘉賓帶貨?”

“是有這個想法。”封笑著說:“我有個建議。”吳鵬坐直了身子:“說來聽聽。”

“黃酒那東西,帶貨其實未必是什麼好主意……現在鄉村裡都在搞什麼農村合作社吧。我們溪口村就有搞了一個木耳種植大棚。”

“你的意思是,帶貨木耳?”

“不只是木耳。我們這裡也算是森林了。山裡山貨很多。能帶貨的東西還真不少。

“我剛去村裡,就是想請鄉親們幫忙採蘑菇。不過我是為了做蘑菇醬。不是什麼蘑菇都要的。有一些,比如竹蓀、茶樹菇等等之類,都可以帶貨。

“還有本地的各種出產,比如說茶葉、水果、乾果、菜乾之類的。另外,村裡其實有不少老手藝人。也可以透過帶貨,將那些手藝展現給觀眾。”吳鵬手指摸著鼻翼,考慮了好一陣,點頭說:“這個點子的立意相當高。”說人話,就是:很有社會意義。

“我就隨口說說。你要是覺得可行,不妨試試看。”

“嗯。我也覺得可以試一下。”尤其是展現手工藝這個提法,很有現實意義。

符合現在的社會價值觀,也是一個相對吸引年輕人的切入點。這方面,比帶貨黃酒要強得多了。

吳鵬其實比較關注網路短影片社交。因為那能反應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什麼。

各個平臺上展現老手藝人的影片雖然不多,但有相對固定受眾。且不管這個受眾群體人數多少,只說安排這個素材,就足以讓《南山居》的逼格提升一個檔次。

吳鵬才思考了一小會,心裡就有了一定的思路。既然要打著展現傳統手工藝的名頭,那就不能既當又立。

節目做帶貨,是為了吸引觀眾,有了觀眾,他們就是在賺錢了。所以帶貨賺不賺錢,就不是重點了。

如果按照網路直播帶貨那套,要賺一筆‘中間商’,要是被曝光了,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所以,帶貨銷售所得,《南山居》必須不沾一分一毫。至於要帶什麼貨,那就要先摸個底才行。

吳鵬想到這裡,就說:“其它的還好辦,就是鄉親們誰有手工藝,他們又願不願意做,卻是一個問題。”封笑著說:“那有什麼難的?你們只要跟村幹部聯絡一下。只要能做成一兩個,有手藝在身鄉親自然就會心動了。”吳鵬點頭。

那倒也是……《南山居》第一季的成績雖然還算差強人意,不過吳鵬有一個遺憾。

那就是沒能上衛視。而且這一季依然沒能上。畢竟,綜藝節目太多了。

競爭也厲害。現在《南山居》有搖身一變的機會,有望變成受歡迎、又有社會意義的節目。

只要成績比去年不差,那上星的機會也要比第一季會大許多。吳鵬越想越心熱,說:“我先回去想想。”然後就回了二進的廂院。

大概是去跟公司其他高層商量,甚至是跟的華亭衛視商量了。封該說的都說了,看他走了,自己也去洗澡了。

回到房間。蘭莛正噼裡啪啦敲著鍵盤。她停下,起身迎過來:“你回來啦?”也沒問他晚上去哪了。

封摟住她的腰,嗅了一下:“香!”蘭莛笑著推他:“去洗澡吧……衣服我給你放浴室了。”封卻沒放開手,眼睛看了一眼筆記本:“寫得還順?”

“嗯!還算可以。”蘭莛看他不放手,索性將頭靠在他肩上。

“節目策劃思考時,也能得到一些靈感……”封親了一下嘴邊粉紅的耳垂:“那你繼續寫。我先洗澡。”蘭莛看著他進了浴室,裡面響起水花聲了,才含笑坐回去繼續寫。

雖然自家男人沒明著說出來,不過封很明顯已經將附近鄉村經濟搞活當做一種樂趣。

不是工作,也不是責任。只是無聊之餘,想做點有意思的事。雖然那似乎有點兒戲,不過封表現得很認真。

所以,蘭莛也想做點什麼幫他。現在封已經開始發力了,她也希望能透過這本,慢慢發酵,讓更多人人對溪口村感興趣。

雖然知道那起不到多少作用,但她也想出一點力。當然,稿費也是她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