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三管齊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封特地跟楊村長提了注意衛生問題。不僅是擔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更擔心因為一些細節問題,影響了溪口村的口碑。
他這才正準備要弄一個‘城鎮’呢。不過要建城鎮的事,也暫時沒必要跟楊村長說。
這事太大,他擔心透出出去了會節外生枝。楊村長倒是跟他說了另外一件事:“水廠今天來招人了。讓明天去那邊試工。你去不去?”封搖頭說:“水廠是侯總的生意,我就不過去了。”楊村長鬆了一口氣,說:“不去也好。到時候,誰招上了,誰沒能招上。你都討不了好。”穆嬸嗤笑:“又有人找你說情了?知道你跟封親,不敢去找封就找你……想得倒好!”人情讓老頭子欠了,得好處是他們。
“我說你這村長當著也沒意思。公家的事管了,村裡雞毛蒜皮的事也要管。現在求人都要你出面……”
“吧吧個什麼?”楊村長虎著臉。封忙打岔說:“楊叔,蘑菇的事,還要麻煩你幫我好好謀劃謀劃。你跟他們說好了,我收了蘑菇是要做蘑菇醬的,只要好的。壞的一個都不要。”
“嗯,放心吧。我會給你辦妥了。”封又說:“另外,做蘑菇醬,也要請些人幫忙。也要麻煩楊叔你幫忙掌掌眼。”這樣的事,聽著是讓楊村長幫忙了。
但楊村長卻半點也不嫌麻煩。這是封送上門的人情。在封那裡做事,工錢可半點也不吃虧。
在家裡幹農活的,能賺點家用,誰不願意去?可是封可不是誰都要。基本要求是手腳麻利的,不多事的。
現在要誰不要誰,讓楊村長拿主意。楊村長叫誰去,都是一份人情。當然,要說楊村長這人完全沒私心,是當然不可能的。
不過他這人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好面子,做事大面子上總會過得去。親近的人當然要稍稍照顧。
不過困難的家庭也要重點照顧……總不會落下讓人說嘴的把柄。這也是楊村長讓村裡人服氣,能連續做好幾任村長的原因。
這次楊村長也想好了,最近農忙封請了好些人幫忙。這些天又請人釀酒。
村裡也有不少老少爺去了。他跟封說:“你要收蘑菇,山裡蘑菇肯定不少。只要勤快,家家戶戶都能賺到一些錢。”所以,他覺得這次要做蘑菇醬,要優先選今年還沒賺到封家錢的人家。
家庭尤其困難沒有多少進益的家庭優先。當然,幹活不麻利或者多事的人家得慎重考慮。
封對此當然沒意見,笑著說:“我們這裡一年春夏秋都有蘑菇。我是全年都收的。”
“那更好辦。”有封這話,楊村長安排人就更沒壓力。
“如果只是洗蘑菇之類的,年紀大一點的也沒關係吧。”
“那活也不算重。不過年齡也不能太大。尤其是身體不好的,我可不管要。”
“那肯定不能。”這事談妥了,楊村長有拉著他談了一會村裡的事。還隱隱透露出村委要改選了。
似乎是在暗示封也參選。封可沒那種奉獻精神,也不稀罕村幹部那點工資:“楊叔,我們村委有七八個村……雖然我戶口是在我們村的。不過到底是外來戶。”楊村長聽了這話,也只是嘆一口氣,說:“這倒是個問題。”他是想著封是大城市見過世面回來的,腦子靈活,目光比他們這些一輩子呆在村裡的人要遠大得多。
沒看到就村裡本來常見的吃食,封就搗弄出一個什麼美食節。讓十里八鄉的鄉親們都得了大好處。
現在看著,這個好處還能繼續得下去。他們這些人,之前想都沒想過還能這麼搞。
他還想著封整了那麼多讓鄉親們有益的事,應該能有不少人支援。只不過農村宗族思想畢竟還有一些。
封是外來戶也確實是個問題。尤其是封才回村大半年,人又年輕。名聲是有了,威信卻無,根基還不牢靠。
就算封選上了,做起事來,也會備受掣肘。
“算了,我也就是這麼一說。你是做大事的人,那些個位置,也不跟別人爭。”封卻笑著說:“楊叔你辦事公道,誰不知道。既然有機會,楊叔你不爭取一下?”
“我都這把年紀了……上面的意思是,要重用年輕人。”大概後面一句才是關鍵吧。
楊村長已經五十多,確實沒機會了。又說了一陣子。封看也十點多了。
就告辭回去了。回到家,吳鵬正一個人在客廳喝茶呢。他笑著說:“吳哥你忙完了?我有事去了一趟村裡,怠慢了。”
“我們之間說什麼怠不怠慢的。”吳鵬笑著給他也倒了茶。
“差點忘了問你了。你那些黃酒,能賣了麼?”
“賣是什麼時候都能賣。不過剛釀好的黃酒,其實不適合馬上飲用。”
“我也知道。就是你那些酒聞著酒香似乎已經很醇了,跟別人家陳釀五六年的也不差。”
“真的?沒騙我?”封一聽這話就樂了。吳鵬雖然是不是酒鬼,不過也是愛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