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就是這個味(第1/3頁)
章節報錯
過年肯定是小孩子最期待的節日。
因為平日裡哭鬧也要不到錢,在過年時說句‘恭喜發財’就能有錢拿。
而且可能會要到很多。
楊琨本來只帶了自家兩個孩子過來。不想在路上,幾個孩子跟了上來。
趕當然是不會趕的,不過進了門,他就不得不告誡一番:“你們不能亂跑……”
等進了三進,封燊已經泡好茶了。
楊琨讓兩個孩子喊他叔……封燊給紅包。
看到有紅包了,幾個孩子不管是膽小還是膽子大,都圍上來的討要。
封燊也笑呵呵地都給了。不過是從另外一個口袋拿出來的紅包。
給楊琨兩孩子的,包的是五百。其他孩子的是五十。
現在大人給小孩紅包都是有區分的。朋友的孩子,肯定多給。要巴結的人,對方的孩子紅包當然要包得大大的。
至於尋常的,隨便給一個,不丟臉的數額就行。
有人說給紅包成了攀比風,那未必是真相。不過,面對熟人或者家裡的小孩,紅包自然是不能少的。
畢竟其實是可以收回來的。也差不多是相當給了自己小孩一筆錢而已。
還有,一些地方,在習俗上,給老人錢,都是封紅包的。
所以,當某工薪階層的人說他過年紅包都給出多少萬時,千萬不要以為他是為了面子。更應該考慮他的孝心。
封燊給五十塊錢的紅包,當然不算多。不過,也不算丟人那種。
反正,孩子們拿著是很高興的。
封燊還拿了糖果水果瓜子出來,不管年紀大小,一個小孩給一把。
小孩子們拿到紅包了,就要走——紅包都到手了,小賣部的零食不香麼?
楊琨趕緊對幾個大一點的孩子說:“路上不許停下來玩,不準追追鬧鬧的。”說完還是不放心,將自己兩個孩子也打發回去了。“你們路上看著他們點。”
路邊就是水庫,天冷也不怕他們玩水,就怕他們大腦不注意。
等孩子們都走了,封燊才笑著說:“今天怎走路過來?”
“後邊跟著一串小猴子,我怎麼開車?”楊琨喝了一杯茶。“我也就是在村裡串門,就過來坐坐。沒想到你起這麼晚。”
“昨晚上睡得晚了些。”
“你一個男人,也難免。我要不是我老婆讓早點起床,說不定現在也還賴在床上。”
楊琨笑著說:“難得放假休息……你今天不出去走走?”
“等會楊叔哪裡坐會。”村裡還是有幾位長輩要去拜年的。
楊琨坐著喝了一壺茶,吃了一把瓜子,就說:“我回家去了。得閒了去家裡坐會。”
“行。我也要出門轉轉了。一起吧。”
車子開到村子裡,楊琨下車時說:“初六我帶人來?”
那個協會的人在初六會來拜訪封燊。
“嗯,初六我會在在家。”
楊村長家也就兩口子在家。
封燊問:“楊晉不在家啊?”
“他出去串門拜年了。等會在家裡吃飯啊。”穆嬸笑呵呵說。
“還是不了,家裡總要開個火。”
“那也是……”穆嬸也就是說那一嘴。大年初一的第一頓正餐,基本都是一家子吃的。
她又說:“小蘭今年就該畢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