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溪口村去年還是相當不錯的,村裡蘑菇專案有分紅,還趁著一波遊客,不少家庭都賺了點。

沒有那家是特別困難的。

如今外出打工的孩子也帶著錢回來。除夕晚上,家家戶戶是張燈結綵。

走在村道上,邊上的家庭,門口的燈光裝飾,讓人在村子走著都能感受到過年的氣氛。

這種氣氛跟在都市裡的年節氣氛是完全不一樣的。

都市裡的年節,確實更多地方可以玩,可以買更多東西。但是商業化太厲害。

農村的除夕晚上,孩子是不允許單獨出門的。據說,容易遇到‘夕’,染了‘穢’。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對除夕守歲的習俗遵守得沒那麼嚴格了。老人在吃了團圓飯之後,還是會在家守著。

而年輕人,雖然有不耐煩守在家裡的,但覺得絕大部分都不會出去鬼混,最多就是去相鄰的朋友家玩,比如打麻將之類。

這也是各個電視臺為什麼那麼重視春節晚會的原因。因為今天晚上,幾乎家家戶戶從吃飯時間一直到凌晨基本上都會開著電視。

當然,封燊家並不在這‘幾乎’之中。

他家亮了所有紅燈籠,家裡紅彤彤的,映著院子裡的霓虹燈,喜慶得很。

那裝飾,直接拿來結婚都很恰當。

家裡依然是燈光通明。不過封燊不在家。

今晚天氣還好,他吃過年夜飯,就出來溜達了。

一路走到村裡,聽著隱約傳出來的洗麻將聲,還要說話聲笑聲。

村道也有路燈,就裝在電線杆或者在路邊的牆上。

都是冷光燈。

封燊就在冷光中轉身,緩緩走著回家了。

出了村子,燈光被樹擋住。天上只有星光,通往他的路黑幽幽的。封燊拿著手機開了手電,也不正經地照路。

小手電的光,隨著他走路,一甩一甩的,倒也不至於看不清路。

身後閃了一下光,然後是尖嘯聲喝爆炸聲。緊接著五顏六色的光閃著。

大概是那家孩子沒忍住,鬧著提前放了煙花。

回到家,鐵門邊上一盞節能燈亮得很。進了鐵門,上了斜坡,地坪也是一片通明。

門口高掛的兩個大燈籠透出來的光,在釀酒的塑膠棚上映出粉紅色。

開門,關門。

雖然門廳並不封閉,氣溫就是室外溫度。但院子的紅色燈光,打在他身上,卻也讓他覺得暖和了一些。

那大概是錯覺,冷色光與暖色光造成的心裡差異。

他關了地坪的燈,轉身踱步在院子中間走過,不時打量兩側的燈籠,覺得自己家也挺不錯來著……

雖然比較冷清。

回到三進,在客廳坐下。空調開著,門也洞開著。

他泡了一杯茶,拿出手機,處理提前拜年的簡訊息。

資訊,大多是之前的供應商之類發來的——反正就是想賺他錢的那種。

這些除個別之外,至少也有七八個月沒聯絡過了,有些甚至是一兩年沒聯絡過。

但他還是能收到他們‘真摯’的春節祝福——也不知道從哪裡下載了祝福詞,群發過來的。

即便三大通訊公司的網路極其強大,但在龐大簡訊流量衝擊下,簡訊也會延誤。

之前,封燊給客戶拜年,也同樣是如此,隨便編個簡訊群發給客戶。其實主要目的並不在拜年,而是讓客戶記起還有自己這麼一個人……

這樣的簡訊,封燊大多是不會回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