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月影亂崗金蠶嘯(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時,中秋是農夫的節日,“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夫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
每年嘉定府的中秋必定熱鬧非凡,酒鋪旅店的店主都會把店門口的招牌彩幌粉飾一新,門頭用七彩花草、金飾點綴。這個時節,螃蟹和石榴、梨、棗、葡萄、橙子等各類新鮮生果紛紛上市,也為中秋提供豐富的吃食。
中秋夜晚,嘉定知府會帶領幕僚屬下拜月賞月,同時也與布衣百姓同樂,一起看民間藝人表演,或放河燈,猜燈謎等。坊裡的夜市攤位燈火通明,整夜繁忙。老百姓們喜歡在那夜買酒醉飲,直到酒家沒有酒賣,拉下招牌彩幌收工。
第二日,張宗正暗自走訪一番後,將案情詳細稟告了知府並定下行動計劃。
等到午後申時,張宗正便召集眾捕快喬裝改扮往東城門出發。一行人不快不慢到達了東城門後,張宗正選了一家飯鋪,招待眾兄弟圍坐,吩咐道:“大家吃飽後稍作休息,養起萬分精神,今晚必有一場惡戰。”
唐人劉禹錫有中秋詩句《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一首,前四句寫得雅緻,詩中寫道:“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晚飯一二個時辰後,只見一輪皓月慢慢爬向西邊山頭,灑出漫天清光。
張宗正看時辰已不早,率捕快們出了東城門,過碼頭沿江上行。
此時皓月在空,月色如水銀般流瀉,照得地面明亮光潔。
江邊秋風浩蕩,吹得岷江江水嘩嘩作響,遠處可見凌雲山九峰於月色下無聲靜立。
張宗正遙望青城方向,心下暗想:“可惜今年要案在身,不能攜峰兒和他娘上山與師父共度中秋佳節。此時不知峰兒和他娘在做什麼?”想到乖巧淳樸的兒子和溫婉可人的賢妻,這位不善言笑的硬漢不禁露出些許笑意。
月色下,忽見亂葬崗崗上一道人影鬼魅般一閃而沒。眾捕快雖渾然不覺,但張宗正內力雄厚,多年捕快生涯,早就練就了一雙明察秋毫的鷹眼,將崗上動靜捕捉。張宗正立時警示眾捕快低身潛行,帶著眾人順著亂葬崗一條小道上了山樑,然後分別躍上幾株蒼松翠柏,隱身其間。
夜晚的亂葬崗上,只見大風吹得樹木不斷搖晃,耳邊又聽得草間蟲聲唧唧,貓頭鷹桀桀怪叫……老練的捕快聞之猶覺心中發涼。
張宗正躍上一株大香樟樹向下觀望,只見山樑坡下不遠處是一座破落古廟宇,掩映在幾棵蒼勁的銀杏樹下。
古廟叫三江廟,有著五六十年曆史。幾年前,三江廟遭遇了一場大火,不但燒燬了廟宇,也將德高望重的主持老和尚燒死,從此香火稀少。如今古廟無人修繕,廟門和僧房都已頹壞,大雄寶殿內,佛像的金漆之身也剝落不堪,老和尚的徒弟們都投向了其它大廟,只有山下李家村一些佛教信徒還偶爾來燒支香。
夜色下,古廟肅穆幽靜,參天古木與廟宇在四周投下濃重的陰影,彷彿怪獸影子。
快到子夜時分,秋月緩緩升上中天,越發圓滿皎潔。
張宗正正凝望間,只見一條黑色快影從山腳疾奔而上。山路陡峭狹隘,來人不走山路,只在山間樹枝上起落。只見他快捷如飛鷹,數個起落便落在三江廟前。
來人全身黑裝,提著一個圓盒,推開虛掩的廟門,穿過大雄寶殿,徑直來到後院的香爐前。
黑衣人四顧無人後,便放下圓盒,雙掌輕飄飄拍在香爐之上,將香爐拍得平平飛出,穩穩當當落在石階之下的角落。張宗正等人知曉那古廟香爐少說也有一百來斤,見來人露了這手掌上功夫都暗暗吃驚。
黑衣人又自懷中取出一塊綢緞鋪在燒香石案之上,點起一支二手指粗的香燭來。香燭不知用何種特殊材料製成,點燃後異香撲鼻,馥郁醉人。張宗正等人在高處嗅得香味,心中說不出的陶然歡悅,飄飄欲醉。
眾人正陶醉其中,只聽不遠處山坡間一座墳墓轟一聲掀翻開來,隨後一隻手臂般粗大的過山風蛇從墳墓中竄出,游上山崗。它長著扁平的脖頸,頭部有兩個白色圓環,氣勢洶洶。
過山風昂首而立,口吐信子,稍一停頓,便尋香從山樑游到香案前。在香燭散發的濃郁的香味中,過山風扭動蛇腰圍著它歡快而瘋狂地舞動起來。
張宗正等人正自訝異,又聽周圍山間異響不斷,見一隻巴掌大的斑斕蜘蛛、一隻拳頭大的紅褐子、一隻鬥碗大的紅眼蟾蜍和一隻雞蛋般粗細的黑頭蜈蚣相續從墳地中鑽出,齊奔到香案之前。
張宗正暗想道:“原來香燭是用來引誘召集毒物的東西,此人到底想做什麼?”
黑衣人見五毒齊聚,便從隱身的暗處中走出,急速遊走兩圈,撒下厚厚一圈藥粉將五毒困在圈內。五毒見有人類出現,頓時群情憤怒,撲向黑衣人。
不知何故,五毒衝到藥圈邊幾寸處便都驚懼退回,似是懼怕黑衣人撒下的藥粉。
黑衣人抬頭仰望月空,喝道:“五毒齊聚,童血清純,沐浴月神之精華,修煉金蠶之聖體。”唱罷腳尖一點躍上燒香石案,將揭開木盒,隨即凌空一個翻身落在藥粉圈外。
張宗正聽黑衣人喝詞中有“童血清純與修煉金蠶”之言,心下暗想道:“從童血二字看來,孩童的失蹤看來與這位黑衣人有關,只是不知道孩童的性命如何?從金蠶二字看來,難道是說這木盒中物有所謂的金蠶嗎?”
張宗正心下繫念孩童的安危,便欲下樹入廟檢視究竟,只是見廟宇後院中事情越來越詭異,何況先前還見有一道不知道來路目的黑影藏於附近,當下不敢妄動,只屏住呼吸看動靜。
月色中,只見木盒內一隻頭緩緩伸出來,其頭形與龍頭有五六分相似,只是將龍的兩個杈角變作微凸的兩個小尖,嘴中長著數顆尖銳的細鋼牙,一雙眼眸雖不大,卻閃爍駭人的金光。
待它懶洋洋地慢慢爬上木盒的手柄上時,眾人這才看清它的全貌,只見它龍頭蠶身,蠶身上覆著一片片金色的鱗甲,後尾處長著兩隻短爪,體形是一般家蠶的五六倍長大。
張宗正暗暗稱奇,想道:“此物長得真是奇異,雖是蠶一般的身形,卻有神龍的氣度,想來它就是黑衣人口中的所謂金蠶了。”
金蠶站上木盒手柄,昂首向月一聲尖嘯,隨即俯身,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望向地面五毒,然後騰地跳在地面。銀亮色月光下,金蠶鱗甲金光閃閃,雙目露出輕蔑之意,一一打量五毒,儼然一副王者之象。
五毒見金蠶一副桀驁不馴的神態,而氣焰又囂張跋扈,竟都顯露出畏縮之意,齊齊向後退了幾步。金蠶立刻向前逼近了幾步。五毒想再向後退,無奈背後被一圈藥粉封住了去路。
五毒之中以過山風最為暴躁,見無路可退,當下脖頸暴漲數倍,將身緩緩直立而起,向金蠶怒目而視。金蠶昂起頭望著高高在上的過山風,身形雖小,眼中卻露出一副不以為然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