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節足跡(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次排查兇手,鄔春陽第一個聯絡的就是對方,用生不如用熟,何況文仁堂的實力今非昔比,已坐穩了山城哥老會的頭把交椅。
上有軍統、警察廳庇護,下有龐大的資金支援(複製版日元),如果這都不能冒頭,那軍統就要考慮換個人扶持了。
孫仁義悄悄瞥了鄔春陽一眼,討好道:“鄔處長,不知您找那些人所為何事,若是有案子,老朽可以找幾個人去頂罪。”
“呵呵,頂罪?”
鄔春陽放下手中的茶碗,眼角一斜:“我們軍統要查的案子,你確定要讓你的人頂罪嗎?”
聞言,孫仁義乾笑著輕輕扇了自己幾個耳光:“是老朽失言了,您放心,我已經將人手都撒了出去,很快就會有訊息。”
當狗是有習慣的,以前還有些桀驁不馴的孫掌旗,在見識到軍統的權勢之後,徹底沒了其它的想法,現在只想跟在軍統身後喝點湯。
這時,有小特務走到鄔春陽身邊附耳說了幾句,還送上了一份檔案,鄔春陽點點頭,將檔案推給孫仁義說道。
“老孫,讓你的人重點排查身材高大者,這是具體的甄別標準,沒問題吧?”
孫仁義接過一看,當即拍起了胸脯,三個人,還都又高又壯,找起來應當不難。
但打臉的事來了,一天過去,文仁堂的袍哥問遍了嘉陵江沿岸和船隻,還是沒找到任何線索。
漁民、船員、碼頭工人、煤場力工,乃至小攤販,這些靠著嘉陵江討生活的哥老會成員,沒有一個人見到過符合標準的可疑人員。
另外,一處針對政府和軍方艦船的排查行動也以失敗告終。
得知排查與氣象站破壞案有關,所有涉事機關全力配合,無論案子涉及到誰,一律交人。
特務們詢問了相關人員,結果顯示,案發前後除了外國軍艦,嘉陵江上的船隻都接受過檢查,人員也做了登記。
其中確實有符合甄別條件的乘客或者船員,特務們立刻追查,或親自上門,或聯絡船隻的所屬公司。
可經過背景審查以及核實案發時間的行蹤,這些人的嫌疑被一個個排除,調查似乎進入了死衚衕。
接到手下的彙報,鄔春陽神情陰晴不定,現在這種情況,不外乎兩個原因。
要麼是他們的推測出了問題,兇手不是透過水路到的氣象站,至少沒走嘉陵江。
要麼兇手乘坐的是外國軍艦。
第一個好查,山城市區北面是嘉陵江,南面是長江,既然嘉陵江沒發現,那就讓文仁堂查查後者,說不定兇手故佈疑陣,走的是長江路線。
真正麻煩的是第二個,從前朝開始,多個國家在民國沿海和港口城市駐紮了艦隊。
中日開戰後,原先停靠在沿海和長江中下游的外國艦船,一部分返回本土或者殖民地,一部分跟隨國府西遷山城。
截止到今年,仍有幾艘英國、美國炮艇沒離開民國。
這些軍艦留在山城當然不是為了保護國府,而是要保護各自國家的商業、政治利益,它們在江面上橫衝直撞,民國漁民苦不堪言。
等到日本偷襲珍珠港,歐美對日宣戰,停留山城的英美軍艦被堵在了長江上游。
即便如此,對方依舊行事乖張,不僅向國府強行索要補給,艦上的水兵還多次騷擾民國女學生,引得民眾頗為不滿。
指望這些王巴蛋配合軍統,那還不如指望日本人退兵,鄔春陽想了想,覺得不查好像也沒關係。
英國人的亞洲殖民地正在被日本人攻擊,他們需要國府在亞洲事務上給予支援,沒理由破壞氣象站。
美國人更不可能,氣象站是美國人幫助國府建成的,死的又是美國專家,哪有自己打自己的道理。
現在兇手的來源無法確定,能確定的只有一條,兇手有可能買通了英國人和美國人的留渝艦隊作為進出現場的交通工具。
鄔春陽目光閃動,小聲吩咐手下去查查留渝英美水兵的經濟情況,尤其是軍官,重點查他們在銀行是否有大額存款或者租用了保險櫃。
山城有很多外國銀行,這些人不會傻到將收到的現金、金條放在身邊,肯定會存在銀行,否則等於告訴所有人自己有問題。
一旦查出英美艦隊軍官有不明收入,或者在保險櫃存放了貴重財物,那麼案件就明朗了。
鄔春陽確信,如果英國人和美國人與兇手有秘密交易,百分之百會做兩手準備,比如記住兇手的特徵,並在必要時將這條情報賣出去。
兩天後,距離梅樂斯前往民國還有一週時間,左重確定的四個調查方向基本調查完畢,眾人在氣象站召開了第二次碰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