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個晉省人,就算其中有人不愛吃醋,其他人每天消耗的醋也不是小數字。”

早起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老話說得實在。

作為一個普通人,居家過日子,一輩子勞心費力操持,無非是圍著這七件事情轉來轉去。

但細究起來,柴米油鹽是核┴心,全天下的人一日三餐誰也離不開,用老百姓的話來說,是硬頭活計,最考驗兜裡的銀子。

醬醋茶則是各自生活刁慣的搭配,有的人嗜飲茶,有的人不吃醬,有的人好吃醋。

比如晉省人,不喝茶不吃醬可以,醋卻是天天要有的,柴米油鹽的日子萬萬不能少了醋。

對於大部分“老西”來說,一日離了醋,飯吃得沒滋味,人活得不精彩。

鄺福安從“衣食住行”尋找談判代表的思路是對的,既然“住”這條路走不通,那就從“食”上入手。

不管是李鳳州,還是賈德鎮,都是標標準準的晉省土著,那些護衛不出意外的話也是。

因為鄉黨是各地軍閥任用人員的基本要求,手槍連這種精銳單位,嚴百川不可能交給“外人”。

那麼事情就簡單了,港城能一次性提供這麼多食用醋的店鋪不多,只要找到店鋪,就能找到目標。

歸於光恍然大悟,剛想說什麼,卻聽見左重揚了揚下巴,對著馬路對面的某家店鋪說了一句。

“到了,“八珍”醋店,你進去問問最近有沒有人購買過大量食用醋,理由自己找,我在外┴圍警戒。”

說完左重便信步離開,走在人群中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這一次日本人很反常,誰也不知道醋店周圍有沒有對方的眼線,行動還是要謹慎一些。

另一邊,歸有光沉吟片刻快速想好了理由,邁步跨過馬路,走進了“八珍”醋店。

十分鐘後。

正倚靠在街角電線杆上看報紙的左重突然合上報紙,靈活地跳上了一輛電車,手上朝售票員遞出車錢,口中用粵語喊道。

“唔該,借過~”

在乘客們嫌棄的目光中,他來到車廂尾部停下腳步,站在歸有光身邊默默看向窗外。

鐺鐺鐺的警示鈴聲響了一路,電車最終在上環停下,乘客從車門蜂擁而下匯入了行人之中。

左重和歸有光也跟著下了車,順著馬路一左一右快步離去,待電車再次啟動駛走,站臺周邊只剩下步履匆匆的行人。

“怎麼樣,有沒有收穫?”

過了許久,距離電車站臺數百米遠的一條巷子裡,已經脫掉外套,摘下假鬍子的左重詢問身旁的歸有光。

“我藉口自己剛開了一家北方面館,想要長期訂購食用醋,找了個由頭跟“八珍”的經理聊了一會。”

歸有光一邊說話,一邊將外套脫下反套在身┴上,又順手把假髮薅下扔到了路旁的房頂,接著從衣兜裡拿出鴨舌帽戴到頭上,嘴裡彙報著偵查結果。

“對方表示港城人和周邊省份逃難而來的難民很少吃醋,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最近“八珍”的食用醋銷量都沒有增加。

而且他們賣的是甜醋,口味跟北方以及晉省的陳醋完全不同,他告訴我,整個港城只有兩處地方販賣陳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