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的金陵已驕陽似火,異常燥熱,街頭行人稀少,車輛也不多,只剩下一聲聲蟬鳴。

坐落著眾多使領館的城西陰陽營路的路口,兩名全副武裝的憲兵正在不停來回走動巡邏。

前兩年日本駐金陵副總領事宮本英明,便是在這裡神秘“失蹤”,戒備自然比其他街道森嚴。

此地都是建築風格各異的西式洋樓,其中靠著荷蘭公使館很近的西橋七號洋樓大門緊鎖。

不遠處的馬路邊停了一輛半舊的福特牌轎車,車上坐著左重、古琦、沈東新和銅鎖四人。

“副處長,七號就是國府交通部電政司隸屬的密碼檢譯所,這裡從來沒有掛過牌,很神秘。

洋樓的主體為辦公場所,共有四層,各類工作人員一百餘人,院子裡還有三間平房宿舍。

平時大部分人員禁止外出,在中央黨部附近也有宿舍區,內部保衛做的不錯,沒出過事。”

駕駛位上的沈東新回過頭,輕聲介紹起情況,這些情報對於特務處來說,不是什麼秘密。

“東新說的不錯。”

後排的古琦也點點頭,開啟一份檔案:“這裡比較隱蔽,距日本使館很近,適合偵收電臺。

我問過電訊科,想要完整蒐集通訊時的電子訊息,必須儘量靠近訊號源,否則容易錯漏。

不過檢譯所從民國二十一年成立起,一直沒有太大的成果,原因是日本人經常變更密電。”

“恩?”

一旁的左重皺起眉頭,五年下來沒任何進展,這個工作效率倒是很民國,可真是這樣嗎。

光頭不是一個大方的人,能讓其持續撥款和關注的機構,肯定不簡單,這點要調查清楚。

隨手將車窗的窗簾放下,他看向古琦手上的檔案:“你一會去笠山公司,找魏大明問一問。

他們都是搞電訊的嘛,又是一個圈子的人,說不定知道某些我們目前還沒有掌握的情報。

順便讓笠山公司的人對檢譯所及宿舍區進行電偵,記錄近期所有電報的傳送時間、頻率。

對了,人事方面的情報呢,我聽說這裡的所長溫鬱慶是宋部長的姨表兄弟,訊息確實嗎?”

“是的,確實是這樣。”

古琦一邊回答,一邊把快速尋找資料,最後在翻到一張貼有黑白照片的檔案時停了下來。

“溫鬱慶,青華大學畢業生,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妻子與委員長夫人的關係很要好。

一處和我們都審查過,還請了美國站的同仁外調,溫在國內和國外表現正常,沒有可疑。

曾任財政部稅務專門學校校長和財政部參事,交通部滬上國際電訊局長等職,能力不凡。

在中原大戰的時候,帶隊破譯過馮、閻、唐、李不少密電,幫助國—軍取得了最終勝利。

去年還兼任了電政司司長,掌全國電政,凡官商電報、城市的電話、電燈均受溫的管轄。”

有能力,

有背景,

有靠山,

有學歷。

這麼一個四有人才,為什麼之前名不見經傳呢,混到現在才是電政司司長未免有些失敗。

別看這個職務聽著上管天,下管地,其實實權都在外國人、各大電報、電氣公司的手裡。

左重盯著照片上戴著眼鏡、目光犀利、風度翩翩的男人,不禁感嘆黨國人事傾軋的殘酷。

只是,此人之前多次破譯過軍閥電報,怎麼到了檢譯所就像變了個人,前後差距太大了。

能力不行還情有可原,

就怕態度有問題。

他正想著,古琦又拿出了另外幾份人員檔案,抽出一份攤在兩人的面前,繼續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