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情報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看得不看,不該說的不說,這三條最基本的紀律和規矩不需要提醒。

早晨七點半。

左重揹著相機站在東京日日新聞門口,目送一個個工作人員走入大樓,十分鐘後小野聰出現了。

他眼前一亮,一溜小跑迎了上去,彎著腰畢恭畢敬說道:“部長閣下,真是辛苦了,我來幫您拿。”

說著雙手自然的接過小野聰的皮包,亦步亦趨跟在對方身側,在一幫同事的圍觀下走向記者部。

面對如此不要臉的馬屁,即使是被人捧慣了的副部長先生,臉上也情不自禁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由此可見,在如何討好長官這一項領域,民國是大幅度領先於日本地,興許還能爭個世界前列。

到了記者部,小野聰很鄭重的向一幫老記者介紹了左重,又親自討要了一些高價值的新聞線索。

回到辦公室後,他語重心長的解釋道:“岡本君,只有好新聞才能讓你儘快的進入報社,明白嗎。

你看看,這裡面有採訪陸軍青年軍官的介紹信,還有外務省的記者會邀請書,一定要好好珍惜。”

“哈依!”

左重語氣充滿感激之情,這不是瞌睡碰到枕頭了嘛,日本軍方和外務省正是特務處的工作重點。

透過正式渠道接觸這兩個方面的人,不僅安全,還能獲得內部的訊息,自己的馬屁真是沒白拍。

千恩萬謝後,他拿著小野聰給的兩卷膠捲批條去總務,但只領了一卷,總務鬼子笑的合不攏嘴。

與人方便,

與己方便,

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錢。

等左重在暗房裝上膠捲走進事務室,屋裡的老記者們早就不見蹤影,應該是去出去蒐集訊息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記者和情報人員的工作性質相同,都是靠情報混飯吃,區別是記者更加安全。

他胡思亂想著拿出小野聰給的新聞線索,經過仔細分析後挑選出了第一個採訪物件—一個郵差。

線索顯示,這個郵差非常盡職,早上比所有人早到,晚上比所有人遲走,矜矜業業,任勞任怨。

歸納起來就是一個字,

卷~

當然了,卷不卷跟他沒有任何關係,這麼選擇原因是,此人的工作範圍就在東京站所在的銀座。

按照對方恨不得一天工作24個小時的架勢,東京站出事的那天這傢伙有可能聽到、看到了什麼。

左重準備了一些採訪需要的工具,腳步匆匆的走出大樓,首先去了採訪對方工作的中心區郵局。

結果所有人都陰陽怪氣的說不知道,讓他自己去商業區找,可見不管在哪,奮鬥壁都不受歡迎。

沒辦法,

那就找吧。

左重大致看了看郵局牆上的投遞線路,在寒風中走了兩小時,總算在一座居民樓下找到了對方。

聽完他的自我介紹,郵差面露難色,表示自己只有中午休息有才時間,想要採訪必須再等一會。

左重為對方的同事感到悲哀,有這種卷王在,哪有好日子過,不如直接套麻袋整死扔海里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