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再遇他(第2/3頁)
章節報錯
林悠見林馨搶了她的話,瞪了林馨一眼,扭了頭。
“不是我不願意提,也是我沒料想到的,先前三公辯論之時,我曾對皇子所問答了一番,哪知曉一問一答的話語入了皇上的耳,前日裡,就馨兒及笄的時候,一道旨意下來召了國子監,公學,以及翰林院的各位齊聚含元殿,我恰逢告假在府未曾去,故而不知此事,直到昨兒個才知,皇上前日裡那般召集,竟是要為幾位皇子選侍講,一番推薦擢選的列了個人的名單,這上可沒我,但散的時候,皇上問起了郭祭酒關於我的資歷,老郭關照說了我幾句好話,皇上便把我的名兒也列在單子上,我知時,已覺得能入了單,便是不錯了,豈料今早上就得了吏部的書,擢升了。這不急急的去宮裡三皇子處先見了一輪才回來,因此此時才放了炮仗,知會大家這樁喜事!”
林昌說的眉飛色舞,陳氏聽得笑顏如huā,整個人都從內到外透著精神。
夫婿成器,做人媳婦與子女的,都是得了好處的,一時間府裡滿是喜色,大家說笑了一頭子,林昌看著自己的兒女唯獨沒了林嵐那張臉。一怔之間想起了她的禁足,忽而就眼神裡露出一分傷色來。
林熙本是喜悅,但瞧見父親那眼神,內心忽而一驚,隱約見自己也不大舒服起來。只覺得內心悶著一口氣。
此時,林老太太傳了話來,說此福也是得了郭祭酒的好處。便叫著林昌去下帖子,晚上請人家一家到府上來一起吃頓飯。
林昌當即前去,陳氏自是忙著叫人安排張羅,便立刻擺手叫大家散了。
林熙步履緩慢的從正房出來。便看到長桓站在院口,上前招呼了一聲:“大哥怎麼沒走?”
“等你啊!”他說著聲音低了些:“前面還瞧著七妹妹挺好的。這會兒怎麼又一副精神不濟的樣子,莫不是病了?”
面對長桓的關心,林熙的內心自是溫情慢慢,她衝長桓搖搖頭:“我好著的,沒病,只是……只是瞧著父親喜見傷色,心裡不自覺的就不舒服了。”
長桓聞言一頓,嘆了一口氣:“爹爹素來疼愛妹妹,瞧不見她,自是有些傷色。還不是恨鐵不成鋼,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些,何苦為這個尋自己個的不痛快?”
“我不是嫉妒姐姐。今個明明是喜事來著,爹那樣眼帶傷的。可不是好……”林熙說了一半,自覺這話不對,立刻伸手捂嘴,隨即張口接連“呸”了三下,眼神不安的看向長桓,倒是長桓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衝她輕言:“你小小年紀,倒想的深遠,真是沒白跟了葉嬤嬤,不過就是想的太多,哪有那麼多兆頭的!”
說罷他搖著頭大步而去,林熙一時倒不知是不是自己太過講究了。
……
她回了碩人居,葉嬤嬤正在廊下修剪著huā草,見她回來,便是笑言:“人逢喜事精神爽,你怎麼耷拉著腦袋?”
林熙衝身邊丫頭擺擺手,大家自退了去,她便到了葉嬤嬤的跟前:“嬤嬤可知當今三皇子的情形?”
葉嬤嬤一頓,手剪子舞動起來,口冷冷:“莊貴妃所出,只比皇后娘娘生的四皇子,早一天。你問這個做什麼?”
“父親擢升,日後要專給三皇子侍講了,嬤嬤教我讀了列傳,又常於我提及圈子利益,今日裡忽見父親於喜事裡思及姐而傷,我這心裡面就不安起來,怕,怕有些……”
“難為你竟知道為你父親思量,有這心是好事,不過你還是多思量你自己吧,你父親雖然也有些劣處,但到底也是得你祖父教養下來的,好壞、厲害他也不是不知數的,你就少替他思量吧!”
……
四月旬春闈開場,到了下旬放榜日,京城裡不時的能聽見報喜的鑼聲響。
林府的幾個哥兒都是未走到這一步的,原也挨不著,但因為林馨許給了杜閣老家的小五爺,以至於一大早的聽著鑼響,林昌就在府裡轉悠上了。
挨著正午臨近的時候,杜家來了人傳話送帖子,說小五爺不負眾望,了,是二甲第四名,杜家立時邀請林家晚上到府上去吃喜宴。
由於林家的兩個庶女,一個及笄鎖閨不能出去,一個禁足罰在院,是以能去的便是林悠同林熙這兩個嫡女,陳氏同林昌一商量,便只帶了長桓這個嫡子,不帶別的庶子過去,也是免得人家瞧問起來下午申時,他們一行到了杜府。
杜家到底是閣老之家,宅門大氣,今日裡又宴請的不止林家,是以他們到府後,分成了兩撥,林昌帶著長桓去了頭門上賀儀,陳氏則帶著女兒們入了二門,被引去了大廳裡與杜家老太太行禮。
杜家老太太當日去給林馨及笄,自是瞧見過林悠的,未見過林熙的,眼見那個小小的人兒禮儀周全,便心明瞭她是那個七姑娘,當下開了。:“這就是葉嬤嬤教養下的那個七姑娘吧!真格的有福之人啊!”
林熙低頭乖乖站在那裡並不答言,由著母親去接話:“老夫人啊。她是我那最小的七丫頭,今兒個得您這吉言,日後她要能真有了福,我定叫她一準來給您磕頭!”
陳氏這話說的漂亮,那杜老夫人捧成菩薩,登時老太太臉上滿是喜色,衝林熙招手:“林家七姑娘,來!”
林熙乖乖上前,杜老夫人抓了她的手後,直接抹下手上的一個鐲子套上了林熙那纖細的腕子上:“好姑娘。你可得好生跟著葉嬤嬤學,他日,我可等著你來給我磕頭哪!”
林熙聞言心裡突突:這可叫她怎麼接,答應著嗎?若是母親先前說的謝吉言,還好。可那磕頭的另一個意思便是進了這個門,誰知道這老太太說的是哪茬兒?
眼瞅著女兒不言,陳氏一見準備接茬兒。林熙此時卻開了。:“謝謝老夫人賞賜,我一準用心學。”
避而不答,總好過稀裡糊塗的應著,杜老太太見她這麼說。笑著點頭,正要說什麼。此時門口有丫頭傳聲:“貞二太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