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餘希檸幫陳慧柔關注了不少美食賬號、旅遊賬號、舞蹈賬號,全依據她的興趣來。

後來陳慧柔自己取消了這些關注,只保留餘希檸的賬號,目的是想第一時間刷到女兒發的內容,免得被其他賬號覆蓋了。

從頭像點進去,就是最新一條影片,點贊有三十六萬,評論有一萬三。

“檬妹又來給我們上高度了,順便給檬妹曬一下我今天剛看的話劇。附帶照片)”

“每次看到檬妹的影片就好想家,想要快進到過年的時候,今年大年初一我一定早起去看布馬舞表演。”

“哈哈哈哈剛在想檸檬怎麼還沒更新影片就刷到了,保持這樣的頻率剛好!我可太喜歡這種有文化內涵的影片了!”

……

前排的評論基本都有餘希檸的回複,文字風格時而俏皮,時而幽默,陳慧柔一條條看完,嘴角不自覺上揚。

眼前彷彿浮現起餘希檸小的時候,人小鬼大,每次闖禍了都能說出一些不符合她那個年齡段的歪理,讓人又氣又想笑。

“不睡在看什麼?還偷偷笑。”

餘序洲其實也睡不著,但就是怕影響到陳慧柔,便閉著眼睛裝睡。沒想到她中途爬起來看手機,看著看著還在偷笑,與今晚那滿腹心事眉眼愁苦的模樣判若兩人。

餘序洲實在好奇,便也坐了起來,順手拿過一件外套搭在陳慧柔肩膀上:“別著涼。”

“我在看妹妹賬號的評論和回複。”

“怎麼突然想起看這個?”

“你看看這條,有人問她小的時候大年初一有沒有去街上看營鑼鼓。她回答說,小時候早起起不來,等吃完飯出門,爸爸會帶她沿著幾條主街找媽媽的身影,因為媽媽會帶隊營鑼鼓班,見到了就會很激動,恨不得告訴全世界,那是她媽媽。”

陳慧柔唸到最後,眼眶突然濕了,聲音帶著哭腔:“我,我都不知道她小時候會這樣。”

餘序洲拍拍陳慧柔,沒出聲。

陳慧柔把每個影片評論區都點開來,挑一兩句念給餘序洲聽:“你看,她在網上的性格,和現實裡完全不一樣。也就是看這些,會讓我想起她小的時候,還沒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無憂無慮,愛笑愛鬧。”

“她的影片的確剪得不錯。”

餘序洲附和了一句,陳慧柔卻搖頭覺得不夠:“不止是這樣,她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是鮮活的、快樂的,是在發光的。”

餘序洲不置可否。

陳慧柔:“回頭想想,我以前好像沒有特別喜歡做的事情,非要說一個,那就是去書齋看書。那會日子太苦了,每天有做不完的活,要生活要賺錢,哪裡會去考慮到什麼興趣跟愛好,穩定就行,有收入就行。”

餘希檸在二次元的樣子,從某種程度上讓陳慧柔緩過神來,讓她有瞬間的動容和認同。

這樣的餘希檸,太久沒有出現在生活中了,像刻意藏起來的,又像是被限制住的。

“我和她終究是不一樣的,有血緣的羈絆,可也是不同的個體。”陳慧柔搖了搖頭,“她早就明白,也一直給我重複的道理,我到今天才完全理解。”

餘序洲打了個呵欠,開始有了睏意:“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就知道她正事沒一件幹得成,也不知道是像誰。”

“胡說八道什麼,希檸比你我都聰明,像你才不好。”

陳慧柔推了餘序洲一把,後者拉了拉被子重新躺下。

“睡吧,再不睡,天都要亮了。”

陳慧柔不管他,又看了兩個影片才意猶未盡地關掉手機和臺燈,躺下床後她開始想,早餐要做什麼好。

餘希檸不喜歡喝粥,那就煮豆漿吧,正好冰箱裡還有前日做好的麵包,打上雞蛋和牛奶,蘸了放平底鍋煎一下……

她剛短影片上學的,正好給餘希檸露一手。

天矇矇亮,餘希檸就出門了,她約了高中攝影社社長陳澤豪拍城市空鏡,江邊、老街還有菜市場,都走了一圈。

陳澤豪還帶了無人機,取了不少鏡頭。

陳慧柔睡晚了,起床發現餘希檸房間門開著,心裡咯噔一下,進去一看,被子疊得整整齊齊,人卻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