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事

大三第二學期考試結束,餘希檸沒有回家,去了趟廣州找陳梓鈺,然後提前飛往馬德裡。

鄭重和交換專案相關負責老師去機場接的學生,因為是兩校合作,所以學校給中國學生提供了公寓住宿,兩人一間,不用再去校外另外租房。

“怎麼樣,還習慣嗎?”

鄭重挽著餘希檸的手,兩人又能做舍友了。

餘希檸:“就覺得一切都很新奇,不過這會兒語言系統還沒有完全切換過來。”

“慢慢適應,等放好行李我帶你去學校走一走,哦對了,老師會組織大家一塊去超市生活採買,要不你先休息,等明天再參觀也來得及。”

“嗯嗯。”

有鄭重在,餘希檸安心很多,她提前來了一年,對這裡的生活學習已然很熟悉,來之前還給了餘希檸一份很詳細的攻略,裡頭帶什麼東西,什麼注意事項全都寫得一清二楚。

這樣的朋友,餘希檸視若珍寶。

本以為自己需要花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這邊的生活,誰知第一週上課,餘希檸就已經完全愛上。

每門課每節學分是0分才算透過,餘希檸參考鄭重選的科目又搶了一兩節自己感興趣的,每週十堂課,週五不上課,專門空出來和週末做銜接,小假期可以出去玩一玩,瞭解一下當地的文化風情。

在國內學語言和在國外上課是完全不同的感覺,大環境驅使下,餘希檸每天都在說西語,除了回宿舍和鄭重聊天是說的普通話。口語能力肉眼可見地飛速進步,有時候連夢裡對話都下意識用西語。

“你小組作業課題完成得怎麼樣?”

鄭重剛交完一個dd,躺在床上伸懶腰,她這種急性子在這兒可算是被徹底磨圓了。

平日小組作業下來,外國人都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樣子,等到要交的前一天才全速發力。

最開始鄭重把在國內那套學習節奏帶了過來,恨不得每個環節都催促,後來發現根本催不動,到頭來累的還是自己,還會和組員有矛盾。

用餘希檸的話說,就是要入鄉隨俗,在不完全違背自己準則的情況下,嘗試去融入他們,這才是來交流的意義。

“還行,目前緩慢有序地進行著。”

餘希檸一說緩慢二字,兩人就有默契地笑了。

“我下午還要去跟他們做討論,等結束時給你發資訊?”餘希檸一邊收拾包包一邊問鄭重,兩人沒課的時候晚飯都是一塊吃的。

“行,我提前去餐廳排隊等你也可以。”

餘希檸揹著書包去往圖書館一層的自習室,一路還拍了不少風景圖,她實在是太喜歡這裡的天氣和氛圍了。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重來一次她肯定選擇兩學年的專案。

餘希檸到後,組員陸陸續續來,寒暄了兩句就正式進入課題作業,每個人把負責的資料拿出來講一遍,挑重點進行分析,由組長統一判斷,收集組員意見做整理。

開會的時候餘希檸手機是放書包裡的,她早上是滿課,起晚了匆匆忙忙就忘了給家裡打影片。

餘希檸先前和陳慧柔約好,早上十點多十一點,正好一節課結束就撥影片,那會家裡正好吃完晚飯也方便接。後來陳慧柔掌握了這個規律,有時候餘希檸沒主動聯系,她就會直接撥過去。

今天趙婷的情況不太好,餘稚喬一個人應付不過來,就把餘序洲叫過去。陳慧柔一個人在家左眼皮跳完右眼皮跳,實在不放心,把家務活幹完便拿著鑰匙出門,也過去餘家。

夫婦倆直到深夜才回,陳慧柔進門第一件事就是給手機充電,一路上不停唸叨著,餘希檸打不通影片該著急了。

他倆出門都沒留意手機電量,到了餘家也忘了給手機充電,回來路上才發現關機了。

“希檸沒給我發訊息,怎麼回事啊?”

手機剛開機,陳慧柔就迫不及待點開微信,結果並沒有新訊息。她翻開旁邊的筆記本對了一下餘希檸今天的課程安排:“下午都沒課,也沒呼我。”

餘序洲折騰了一天早就累得說不出話了,癱倒在沙發上闔眼休息,聽見陳慧柔在那裡唸叨,沒聲好氣:“興許她有什麼事在忙,一天不聯系也沒什麼。”

“才不是,我今天眼皮一直跳,別是有什麼事情。”

陳慧柔沒管餘序洲,撥了好幾個影片過去都無人接聽,一顆心懸上來,加之今天因為趙婷的事兒也捏了把冷汗,情緒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這會兒坐在椅子上,頭突突疼。

餘希檸直到小組討論結束才拿過包包,在看到手機上彈出來有十幾條未讀訊息後,慌忙點開微信。

旁邊的同學和她打招呼離開,餘希檸都應付不過來,只知道趕緊給陳慧柔回撥過去。

“媽,發生什麼事了嗎?”

鏡頭裡燈光昏暗,餘希檸這才想起國內這會兒已經十二點多了,可陳慧柔居然秒接她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