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

本科第二年,餘希檸課程基本都是早八,因為計劃參加專四考試,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在刷題和練口語。到第二學期時,餘希檸的西語已經能達到c1精通)的水平,專業老師建議她試著申請大三的交流專案。

學校在小語種這塊有與境外高校2+2、3+1的聯合培養專案,課程經認定都能獲得相應學分。

當晚餘希檸就把這個培養專案和家裡人說了,餘序洲在電話另一頭沉默半天:“安全嗎?交流的話,學費和生活費、住宿這塊怎麼解決?”

餘希檸把專案相關內容截圖發到了家庭群裡,又在電話裡唸了一遍。

“當然,也不是說申請了就有,就是一個機會。”

“那還猶豫什麼,申請呀,老師都建議了說明這個專案對你有幫助,多出去看看學習也是好的。媽媽支援你,錢這方面你不用擔心,我跟你爸會商量,你能讀到什麼程度,爸媽就供你到什麼程度。”

電話不知什麼時候換成了陳慧柔接,本以為以她的性格,不會支援交換生專案,沒想到這次答應得這麼爽快。餘希檸都有點擔心,陳慧柔這是在和自己說反話。

陳慧柔:“這事兒什麼時候能定下來?”

“3+1的話,大三上學期申請,一般下學期會出名單,大四新學期就在國外上課。”

一年的費用相對較少,考慮到家庭情況,餘希檸不想申請2+2的專案。

父母只是普通教職工,沒有其他投資或者生意收入,每個月固定工資還要經營家庭,餘希檸不想他們負擔太重。雖然她自己有剪輯這個副業收入,但對留學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行,你先申請吧,爸媽這邊沒意見,有訊息了就跟家裡說一聲。對了,這個月的夥食費夠嗎?不要惦記著減肥就少吃,營養要均衡的。”

陳慧柔又問了些每天都會問的問題,例如吃什麼,有沒有跟宿舍的人去哪玩,錢夠不夠。

餘希檸一一回答,結束通話電話,隔壁床的舍友陶婷婷投來豔羨的目光。

“你和你家裡人關系真的好好,雖然沒有一句話我聽得懂,但感覺就是很溫柔,像朋友關系那種。”

每次餘希檸和家裡人通電話,就跟加密聊天似的,其他舍友聽了兩年,也只聽懂“爸爸”、“媽媽”、“吃飯了沒”這三句話。

餘希檸笑笑道:“就是正常聊天,談不上像朋友關系。我小舅媽和我表妹才是,她倆就像無話不談的姐妹,什麼都聊得來。”

餘希檸不止一次坦白自己羨慕徐姍和陳時宜的母女關系,甚至一度在跟陳慧柔吵架時脫口而出:“同樣是當媽,你怎麼不能像小妗一樣!”

陳慧柔當時怎麼回來著,餘希檸有些記不起來了。

“你在跟家裡說申請交換生的事?”

鄭重的話打斷了餘希檸的思緒。她是宿舍舍長也是班裡的團支書,交換生的專案她也申請了,不過她申的是2+2,已經透過了,下學期就去西班牙。

餘希檸點頭:“對。”

“他們答應了?我看你今天吃飯的時候就心事重重的,那會就在想這事兒了吧?怕你爸媽不同意?”

鄭重這人細心得很,很擅長觀察人的情緒,是天生做班幹部的料子。

“嗯,畢竟之前沒聊過這類話題,本以為得說服一番,沒想到我媽直接就同意了。”

“哇,你們家是假的潮汕家庭吧?”

陶婷婷湊過來,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我之前刷到過的新聞,都說潮汕家庭很封建的,重男輕女,對女孩根本不會用心培養,書不用讀那麼多,找個好人家嫁了才是正經事。”

鄭重:“她爸媽肯讓她來這邊念書,就已經說明他們家非典型潮汕人家了,而且他們家就她一個,不培養她還能培養誰?”

“希檸,你爸媽就沒想過再生一個嗎?之前聽說潮汕的女人,都是要生出個兒子才會停的,不然都完不成任務。”

原本在上鋪背書的蘇冬燃忍不住探出頭來加入這個話題,其實她大一那會就想問了,但礙於剛認識,不太好意思。

蘇冬燃家雖然不是潮汕的,但也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她家四個女孩,她是老二。父母做點小生意,家裡算不上富裕,但她爺爺奶奶就是想要個孫子,結果一連四胎都是女的,爺奶都洩氣了。

從前母親在家裡抬不起頭來,過年過節都要看奶奶臉色,好在蘇冬燃四姐妹都很爭氣,大姐畢業當了老師,去年剛結婚,嫁的人家條件不錯,蘇冬燃自己也考上了大學,母親這才重新有了底氣。

起初得知餘希檸是獨生女,她還很驚訝,但更多的還是羨慕。

餘希檸手肘搭著椅子靠背,下巴輕輕擱在臂彎處:“我爸媽是雙職工,不敢違背政策。至於說潮汕的女人非得生出兒子才行,都是外界片面定義,實際上獨生女還挺多的,我以前班上有三分之一都是獨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