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

“作孽哦,這雨。”

西廂房門口堆著沙袋擋水,陳慧柔過去主屋吃飯得踩著沙袋翻過木板才能進屋,剛進門就聽見小姑在抱怨,電視上正播著新聞——華東水災。

阿萍正在分碗筷,小姑父坐在椅子上看新聞:“秦淮河與滁河的水位一米又一米地不斷上漲,這江蘇和安徽的情況太嚴峻了。”

小姑:“可不是,考驗政府的時候到了。”

陳慧柔搬了把凳子坐在小姑父旁邊,正好能看新聞:“今年的天氣是有些極端,有的水災,有的旱災。”

小姑父搖頭嘆氣:“趕緊放晴吧,不然這經濟啊生活啊又得受影響。”

話音剛落,屋裡電話響,阿萍放下筷子跑過去接。

小姑一邊往陳慧柔碗裡夾菜,一邊笑著猜:“應該是小洲打來的,擔心你。”

陳慧柔愣了下,咬到筷子,忙不疊松開:“不會吧,可能是我爸。”

小姑立馬搖搖頭,對自己這親哥,她還不瞭解?

果不其然,下一秒阿萍就扯著嗓子喊:“大姐,接電話,洲哥打來的。”

小姑起鬨道:“我猜對了吧,快去接,記得問問他家那邊怎麼樣。”

陳慧柔“嗯”了一聲,放下碗,起身過去。

“序洲。”

“哎,你那裡怎麼樣?”

聽筒裡傳來餘序洲的聲音,伴隨著窸窸窣窣的雜音落在陳慧柔耳朵裡,遠比外面的雨聲要動聽得多。

指間繞著電話線,陳慧柔看向牆上斑駁的牆皮,聲音溫柔:“我這還行,小姑父工地最不缺的就是沙袋,擋在門口水進不來。你呢?怎麼還能給我來電話。”

餘序洲:“我家地勢高,不積水。我見雨勢小了就出來電話亭這兒給你打通電話問問。之前你說房間的窗戶關不緊會進風,這麼大的雨,會不會進水?”

“我拿破舊衣服堵上了,勉強能應付。”

“行,等天氣好了我過去幫你看看,實在不行修一修。”

“嗯。”

短暫沉默,只聽得見對方的呼吸聲,陳慧柔抿唇:“你快回去吧,我這兒沒事,不用擔心。”

餘序洲:“行,那掛了。”

陳慧柔:“拜拜。”

結束通話電話,陳慧柔緩了緩才回到桌上吃飯。

小姑父難得稱贊:“阿洲這孩子,懂得關心人,挺好。”

小姑笑著接過話茬:“可不是,我看等開春家裡又得有喜事了。”

“小姑,姑父……”陳慧柔耳根泛紅,“別拿我開玩笑了。”

7月,北京舉行了“救災緊急呼籲”的新聞發布會,新聞和鎮上的廣播都在傳達,學校也組織了捐款活動。

陳慧柔下課回家,剛一進門就聽見陳鎮東的聲音——

“他是讀書把腦子給讀傻了是吧!”

王君掀開簾子拿著幾個玉米出來剝,瞧見陳慧柔來了,攔下她:“幫我搭把手吧,先別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