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還沒正式上市,之前搶購金銀花的那批遊客就聞風而動了。

他們拿出了那股搶特價雞蛋的勁,一大早就來到森林公園打聽:“巴戟天有預售嗎?我看別人的店都搞預售,怎麼森林公園不搞預售?”

“什麼時候可以在網上買這些東西啊?你看你們的賬號櫥窗空空蕩蕩的,不打算把藍塘豬、三黃雞、白鴨,還有什麼山貨都上架嗎?”

遊客扭頭看旁邊的人,哎喲,還是熟人。

“你上次買的金銀花吃完了嗎?”

“沒呢,金銀花的功效這麼好,當然是有病才吃,沒病吃了不是浪費嗎?”

“哎,早知道我也省著點煮了。上個月我女兒帶著外孫回來,那孩子挑食又積食,我給他喝了點金銀花露才好。後來我女兒走的時候帶了一罐走……哎,希望這次的巴戟天不要再限購了。”

“怎麼可能不限購,那中藥植物園不大,所有的草藥都産出有限。”

“唉,我原本還以為巴戟天的功效針對的人群比金銀花少,不會有這麼多人搶購,沒想到還是這麼多人。”

“咳咳,巴戟天的用途大,男女都用得上,而且還能祛風濕。”

光是祛風濕這一點,就讓不少人爭先購買了。

有了金銀花的功效對比,他們堅信巴戟天的功效也一樣好。

林友燕就一直惦記著鄭信冉的風濕,雖說在雞籠嶺待久了,鄭信冉的鼻炎和風濕情況大有改善,但他到底不是天天待在雞籠嶺內部,加上要忙著做菜,身體改善情況遠沒有在雞籠嶺上班的她好。

她五十多歲的人了,在雞籠嶺天天彎腰幹活,腰腿也不怎麼痠痛,每天精氣十足,原本頭發斑白的她還長出了不少烏發。親戚間聚會時,大家都說她看起來年輕了很多,紛紛問她要保養秘訣。

她也是這時候才驚覺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細微的,潤物細無聲的,只有很久沒見過她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她的變化,要不是別人的提醒,她自己本人和整天跟她生活在一起的鄭信冉都沒有發覺。

……

雞籠嶺不搞商品預售的那一套,哪怕採取實名制限購,也會有人用全家甚至親戚的身份證來囤。若人人都囤個十幾份,網速不好或訊息滯後的遊客能買到的巴戟天就會少,所以還不如現場銷售,讓每個來雞籠嶺遊玩的遊客都有機會購買。

到時候用塑膠罐分裝,每罐100克。

路引一共種了三畝,預計能産出一千來公斤幹巴戟天,即一萬罐左右。

每人依舊限購兩罐,每罐售價72元,即360元一斤,價格與金銀花持平。

森林公園的員工賣金銀花時已經賣出了經驗,這次路引就沒操心。

沈星過來彙報了一下“騎行線”的施工進度,並提議增加一條登山的路徑。

現在能登上平雲山山頂的只有一條從森林廣場東邊上去的登山梯,雖然路引已經讓人修繕,增加了一些防護欄,但是隨著森林公園的遊客越來越多,登山的人也突增。

以前人少,一米五寬的登山梯一邊上去,一邊下來是綽綽有餘的,現在人多的時候,想要錯身都難。

要不是平雲山頂的風光迷了遊客的眼睛,這登山體驗肯定要大打折扣。

路引沒有經常爬山,所以她並沒有發現這一問題。

聽沈星這麼一彙報,路引才意識到的確要增加一條登山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