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臨時擺攤點 八天長假終於到來。……

中秋遊園會畢竟是雞籠嶺森林公園重新開業以來第一次舉辦活動, 不僅路引和工作人員們重視,縣鎮的領導也重視,提前跟農林、文旅、交通和城管部門開過會, 要做好迎接遊客的工作。

包括鄭信冉在內的小販們都被城管喊去開會了,為了維護秩序, 給遊客們留下一個好的旅遊印象,小攤販必須要到規定的臨時停擺點擺攤, 攤位抽簽決定。

小攤販們也可以不服從城管的安排, 但是城管巡邏時一旦抓到,絕對不會給第二次機會, 會直接把他們的攤子給沒收了。

好歹有個地方擺攤而不會被城管和森林公園驅趕, 關鍵還不收租金,小攤販們也不想跟城管對著幹, 都報名抽簽了。

鄭信冉原本自己去開的會, 但是他覺得他媽的運氣比他好——要知道他現在能月入一兩萬, 全因當初聽了他媽的話, 很多決定都是他媽做的, 聽他媽的準沒錯。

於是林友燕就被他拉去抽簽了。

林友燕嘴上說著“哪個攤位都一樣”, 但抽到南門那邊的臨時擺攤點中較好的攤位時,她還是樂出了聲。

別人不明白, 現在從東門那邊進出的遊客比較多, 在那邊擺攤才會有好生意吧?

林友燕說:“進出東門的遊客多是因為那邊近著生態餐廳,很多遊客都是沖生態餐廳去的, 一到了東門就直奔生態餐廳, 哪裡會在路邊攤那裡多看一眼?南門那邊就不一樣了,那兒畢竟是正門,一條筆直的路直通那邊, 很多遊客的車子開著開著就過去了。正門近露營地,除了那些自帶食品飲料的遊客外,大部分遊客會選擇在路邊買小吃帶進去……”

原本還因為抽到東門那邊的臨時擺攤點而沾沾自喜的小販頓時臉色一垮。

不過,東門那邊對賣小吃的小販而言不太友好,可玩具、飲料、冰棒雪糕這些東西還是挺有市場的,有的小販互相認識,就打個商量更換了擺攤點。

就這樣,遊客再來雞籠嶺森林公園時,忽然發現路邊多了個“臨時攤位”的招牌,不著急入園的遊客就會在那兒逛一逛。

兩個臨時擺攤點共有六十多個攤位,大抵是為了蹭森林公園的熱度,除了常規的小吃、飲品、玩具等常見的攤點外,還多了賣藥材、山貨及手工藝品、小飾品的小攤。

不僅白天,晚上也熱鬧了許多,附近鄉鎮的居民吃完了晚飯就會來這裡逛一逛。

辛又嘉再次來雞籠嶺的時候,就看到了外面攤位井然有序的畫面。

她是來做教學調研的。

作為高校心理輔導員和好幾個心理、失眠諮詢t群的群主管理員,她並不是因為無聊或純粹是想幫助需要諮詢的人才建立了那些群的,她要評副教授職稱,就得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群裡的諮詢人群都是她調研的物件。

繼江埡所在的失眠群成員來雞籠嶺採風一趟睡眠質量大大提高後,她又建立了好幾個群,接觸了許多因心理問題導致身體出現病症的人群,然後發起第二次雞籠嶺採風活動。

有了失眠群的先例,這次積極響應的人頗多,有三十餘人,其中還包括辛又嘉所在的高校的大學生。

不過這次辛又嘉多了幾個幫忙帶隊的幫手,她將整個採風團分成六組,每組六人,其中一人為組長。大活動是統一的,小活動包括採風路線每組都不一樣,由小組內部自行決定。

辛又嘉帶的這組都是她的學生,這群剛升上大四的學生正處於沒什麼課程,又要開始思考接下來是考研還是直接去工作的迷茫階段,因此帶他們來這裡採風,能幫助他們開拓思路。

習慣使然,這幾個學生來到景點後,並沒有立馬進入景區,他們想先逛一下外面的臨時攤位。

在這裡,他們看到了好幾個殘疾人,對方正在做一些手工飾品,如戒指、耳環、項鏈等。

辛又嘉一看,這些飾品的價格大部分都比她在鵬城時看到的要便宜,一枚青金石鑲嵌戒指在大學城的小集市要68元,這兒只賣19.9元。

有學生詢問對方這些材料都是什麼,而攤主只能用手比劃的時候,辛又嘉便知道對方大概是有言語殘疾的殘疾人。

不僅是擺攤點這裡,來森林公園遊玩的遊客裡,也不乏殘疾人。

辛又嘉決定給學生們出一道題,讓他們試著去調查研究,為什麼雞籠嶺森林公園能受到這麼殘疾人的青睞。

其中一個學生說:“我知道,因為雞籠嶺森林公園的氛圍對殘疾人友好,比如之前上熱搜的張慶蘭,森林公園方面並沒有為了景區的形象就和稀泥,園長堅定地和自己的員工站在一起。”

也有學生認為:“我覺得是這裡的景色好,聽人說很多鼻炎患者來了這裡後,鼻子通了,哪怕聞到花粉也不會打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