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居處 我夫君怎麼就不可以對我千寵萬寵……(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53章 居處 我夫君怎麼就不可以對我千寵萬寵……
婚介所開張那日, 京城徹底步入深秋,卻失了冷意,有些涼爽起來。
“瞧一瞧, 看一看嘞, 哪家的姑娘還未說媒, 哪個歇腳的要進春風樓裡嘗一嘗新品, 機不可遇機不可遇……”
一個穿著棗紅色襖子的婦人, 扭著腰在“春風樓”外邊吆喝著,手裡拿著白色巾帕晃著。
“張大姐辛苦了,快過來喝喝茶!”李默笙端著茶出去, 忙朝那婦人喊道。
“好嘞!”這婦人便是杏花村的張子娟,彼時臉上堆了笑, 任誰也無法知曉沈娥親自去杏花村尋她時,她百般推諉,後來還是用了些銀子和她如今的身份給哄來的。
不願意來的是她, 如今賣力吆喝的也是她。
這“春風樓”的招牌, 眾人最後商議敲定下來, 還是沒將這名字改了,畢竟“春風樓”在京城裡的名頭響當當, 若是加以助力, 未曾不是一件好事。
是以沈娥幹脆叫人將“春風樓”裡邊大堂一處地方圍起來,做成‘婚介所’,外邊又掛上‘婚介所’的牌子, 門則是裡邊一個外邊一個,又特意用了隔音的材料,這才有了張子娟方才所說的那番話。
張子娟在門外吆喝了那麼久,喉中幹渴, 此時見李默笙端茶過來,自是不拒絕端過來飲下。
前幾日沈娥專門回了杏花村,含著張子娟一共三位從前與她熟識的私媒,都被她請來了“春風樓”。她本想要將京城郊區的“朱婆子”也給請來,可下邊的人打探到。
那“朱婆子”原本的夫君因著癱瘓,半年前便去了。如今朱婆子自個兒帶著兒子在京郊處的街道裡擺攤,日子也還算過得舒適。至於“媒婆”一職,早已沒沾了。
張子娟接過茶飲下,剛想放下茶杯瞥眼就見沈娥從春風樓內出來。喉中一噎,嗆咳起來。只微微朝沈娥抬上一眼,便不自然的擦過人往裡間去。
李默笙有些怔愣,側身和沈娥打招呼:“沈姐姐,我……怎麼覺得這張大姐似乎有些怕你?”
沈娥挑眉。
當年私底下議論我最多的就是她,如今我這身份壓下來,她不怕才怪。
心底雖是這麼想,但明面上沈娥自是不能這般說,只莞爾道:“有嗎?或許是你看錯了。”
李默笙遲疑,到底是沒再問什麼,最後匆匆進去了。
“籲!”
李默笙剛進去,一輛馬車便從人滿為患的街道上緩緩駛來。
“噠噠……”馬車最後停在沈娥跟前,滿月跟在她身邊侍候。不過幾息,馬車簾子便被人從內掀起。
出來的是王羅漪的侍女春信,隨即便是搭著丫鬟手的王羅漪。
“沈姐姐!”王羅漪多日不見沈娥,如今出了馬車乍一見到,可謂倍感親切,連忙脫了春信的手,自個兒提著裙擺從馬車上下來,湊到沈娥跟前。
“你母……姨娘可好全了?”她記著她與王羅漪上一次見面,還是在祭祀求雨的大典上,距今已是有好幾個月份,那時王羅漪府中的姨娘生病,急急忙忙給她傳信。後又經京中瘟疫,這才讓二人許久未有訊息。
她期間給王府去了好多信件,卻從未有過回信。不過沈娥也只當王羅漪是平日忙碌,此時才沒再提起。
今日這一見,還是王羅漪親自朝她府上遞了拜帖,可惜那時沈娥不在府中,忙著處理“春風樓”的興辦,便只能匆匆又讓人將口信帶給王羅漪,才有了今日二人這一見。
說到“姨娘”二字,王羅漪眼底泛著的光莫名弱了一些,不過斂眉片刻又還是道“姨娘身體如今已經大好了”。
不過想起自家姨娘這幾個月來,總是接二連三阻撓她與沈娥見面,王羅漪便不由得心中有些煩悶。
沈娥不知她所想,不過聽她這般說,也放下心來。面上浮著幾分笑意,挽著她的手提步將人帶入春風樓內。
“今日你可來對了,我帶你看看,咱們春風樓如今的姑娘。”
王羅漪幾日前便知曉沈娥做些什麼,辦了“婚介所”。可也始終是口頭轉述,和紙上文字。如今親眼看見,才倏然被這場景震撼,一時竟也說不出聲。
春風樓後,沈娥特意讓人弄出一個後院來。甚至周圍的屋房,均被她盤了下來,如今讓人修葺一番,早已和整個春風樓合在一處,其間可容納之人不可謂不多。
“沈老闆,王姑娘……”
“沈老闆。”
“沈老闆來啦?”
“……”
一聲比一聲高的稱呼,沈娥拉著王羅漪一步步從後院的長廊上走過,一路上盛開的金菊花開得極烈,如今二人走過,似乎也能聞到陣陣花香。
王羅漪原沒什麼激動的心思,她雖在聽見“婚介所”那一剎那,心中有過波動,可世家灌輸的信念與思想,早已讓她根深蒂固。又怎會輕易被打破?
可直到如今,讓她親眼瞧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女子,能同聚在一處,不是困囿於宅院中死氣沉沉的女子,沒有了枯木般的死氣,只有昂揚而生的蓬勃。
走過長廊,是穿著麻布衣衫的女子在鏟土種花,她們臉上還沾著泥土,面上卻帶著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