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看了看老六和老九,又看向陳潁,笑道:

“時辰的確不早了,潁弟還是快些上船罷,別讓林姑娘她們等你太久,到了潁川替我們像老爺子問安。”

“九弟,一路上你照顧好潁弟,回去替我們向三嬸孃問好。”

陳沂笑著點點頭,又深深看了陳溫一眼,並未多說什麼,隨陳潁一道登船。

看著遠去福船上揮動手臂的人影,陳浩拍了一臉傷感的陳溫一巴掌,沒好氣道:

“剛才你一副逃脫魔爪的樣子,巴不得九弟快些走,現在人走了你又傷感什麼勁?矯情!”

……

舞弊一案並沒能壓下去,或者說有人希望它傳遍京城,不過三日,滿城沸然。恩科舞弊,順治帝親點了忠順親王調查此案。

忠順親王一經接手便全城嚴查,與題集有關者,與恩科有關者,下獄無數,據傳京中牢獄都安置不下。

此案牽連甚廣,許多考官被砍了頭,還有無數學子因為答卷與題集上的答案一樣被革了功名,面對與題集上一模一樣的考題,就算明知有問題,又能有幾人忍住心中的僥倖與貪念?

這些被革除功名的學子的確倒黴,但並不可憐。

也有運氣好的,只是將題集上的答案作為參照,答卷上所寫的與題集相似的不多,被審問時一口咬死自己沒看過題集,也就被放了。

還有像孔傕這般自負才識,就算看過題集也不會採用,偏就要寫出與之不同的答案的考生,自然也是安然無恙。

除了舞弊大案,還有一件事引發了京城的轟動,赫赫有名的“潁公子”在科舉時遇上考生崩潰,考卷被汙,怒而棄考。之後更是不顧身份,攜怒報復對方,卻不想又牽扯出一樁案子來。

原來那名考場崩潰的考生是受人指使,蓄意針對,想要讓陳潁科考失事,此事引得皇上龍顏大怒,著令忠順親王與舞弊案一同嚴查,最終查出是前工部尚書,現工部侍郎方彥華所為。

科舉舞弊乃是欺君大罪,此次又是恩科,更是罪加一等,方彥華在科舉大事之中動手腳,被摘了烏紗帽打入天牢,等待秋後問斬,闔家老小悉數發配。

而“潁公子”餘怒難消,憤而離京,回潁川去了。

雖然落了個囂張狂悖、挾私報復的惡名,但除掉了方彥華這隻一直蹦躂的臭蟲,陳潁心裡還是十分高興的。

在外人看來,陳潁是憤而離京,實則不然,若他真有這麼容易就能離開京城,陳潁早就主動去惹麻煩了。

此次回京,受到了不少阻撓,順治帝根本不願意放人,還是李銘及時出面相助,假稱火器司遇上了難題,他曾在潁川陳府陳潁的書房中看到過零星有關的記載,向陳潁詢問。

陳潁自然瞬間會意,謊稱那些資料是偶然從一洋人手中所得,乃是洋人機密,並不完整。不過他與那西洋人有約,每隔三年便見一次面,商談貿易,今歲秋正好是約定的見面時間,陳潁請求回潁川與那西洋人會見,趁機套取機密。

如此,順治帝也不得不放人了,火器之威,他仍心有餘悸。

其實陳潁也不是信口胡說的,不然也不可能瞞過順治帝的調查。

很早以前,陳潁為了合理解釋他那些奇巧技術的來源,便留了這樣一條線,如今正好用上。

順治帝本來還想將黛玉她們留在,用來拴住陳潁,還是孫皇后擔心陳潁生怨,勸了順治帝放人。

陳潁明白,孫皇后幫他只是為了拉攏他,但他承這份情,將來必會回報。

&nbsp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