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父慈”、“弟恭”,可憐的李鑊(第2/2頁)
章節報錯
谷順治帝饒有興致地問道:“你說說會有那些隱患。”
李銘回道:“妖僧之事關乎皇祖父,事關我天家威嚴,不管外面的人如何猜測,但我們絕不能出面承認皇祖父信重的‘高僧’是妖邪之人。”
“說的不錯,可還有?”順治帝點頭問道。
李銘繼續道:“妖僧當初展現了超人的手段,百餘禁衛都不能傷他分毫,此事眾人皆以知曉,若是要公開妖僧已死,就必須有一個能夠除掉妖僧的高人,不然就無法讓世人相信。”
“可一旦有了這樣一個高人,百姓們勢必會轉信這位高人,到時候還是會有各路牛鬼蛇神打著‘高人’的旗號,裝神弄鬼蠱惑百姓,後果可能比現在更嚴重。”
順治帝道:“教義之爭由來已久,打壓了佛教,道士必然作亂,敲打了道教,和尚又會不安分,李鑊,現在你可知自己疏漏之處了?”
李鑊恭敬道:“兒臣已經知曉,多謝父皇教誨。”
說完李鑊又向李銘躬身,“也多謝皇弟指正。”
“皇兄客氣。”李銘亦是還了一禮。
看著這父子三人心思各異,卻還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地聊天,陳潁覺得很有意思。
端正坐在杌子上,目不斜視,作出凝神細聽的樣子,默默看趣兒,反正現在也沒問到他頭上,當個觀眾看他們表演,挺好。
順治帝又問李鑊,“方才那條計策牽涉太多,並不可行,你現在也明白了疏漏之處,可有新的想法?”
好傢伙,陳潁直呼好傢伙!
剛才是李鑊自己要顯擺才智,上趕著給李銘當陪襯。
現在是順治帝直接把李鑊提溜出來,給李銘墊腳。
只見李鑊微微思索,還真想到了主意。
“父皇,兒臣想起前天夜裡,兒臣帶人去查抄水月寺的事,有所感悟。”
“好,讓朕聽聽你有什麼感悟。”
前日夜裡查抄水月寺,起因就是靜德和尚被陳潁揭穿,送進了兵馬司牢獄。
裘良心中惶恐,便以此事涉及到陳潁為由,向上請示。畢竟陳潁救了二皇子有功,皇恩正盛,這是很快就層層上報,擺到了順治帝案前。
正巧李鑊在一旁,見這些人都不敢觸“和尚”的黴頭,李鑊心中好笑,他可是知道,那個“和尚”已經死了。
於是他主動請纓,前去查抄水月寺。也正是這一趟,讓他見識到了這些和尚是多麼有錢,暗裡又有多麼骯髒。
李鑊道:“前夜查抄水月寺,兒臣算是大開眼界,從寺中抄出金銀無數,還有諸多房契地契甚至賣身契。”
“還有個與水月寺一脈的水月庵,這些和尚尼姑成日遊走於許多王公、文臣、武將府上,勾連的關係網十分龐大。
他們更是買那些被拐的孩子,蠱惑窮苦百姓將兒女送到廟裡出家,從小調教,將那些孩子培養成伺候權貴的頑物。”
李鑊說的愈發義憤填膺,恨不能將那些賊禿淫尼千刀萬剮一般。
“行了,這些不用細說,說說你的計策。”
順治帝沉聲打斷了李鑊的激憤陳詞,說那些和尚尼姑也就罷了,李鑊一通話卻將滿京城的王公大臣都給饒進去了,其中不乏他的長輩。
李鑊激昂回道:“在神京之側,父皇的眼皮子底下,都能有水月寺、水月庵這樣的骯髒所在,那外省各地定然更加不堪。”
“兒臣認為,應該用重典,施厲法,將這些表面上正氣凜然,背地裡男盜女娼的和尚尼姑抓起來,輕者流放,重者殺頭,還我大夏宇內清明。”
這通話,聽的陳潁都暗暗咋舌:真狠啊,李鑊這傢伙身邊估計有不少道士在攛掇他,怪不得他主動請纓去查抄水月寺呢。
這貨還真是,誰都能拿他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