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哈哈大笑,“原來你小子也有著急的時候啊。我和你外祖父著人測算過了,八月十二是個吉日,咱們後日便動身,剛好能在八月十二之前趕到揚州。怎麼樣,你有沒有什麼提議?”

陳潁拱手道:“一切都聽憑父親安排。”

趙旭擺手道:“快拿上你的荷包趕緊走,留在這兒礙眼。”

陳潁告退離去,走到門口時回頭道:“我這就去告訴沁兒,父親嫌棋她繡的荷包。”

“你這小兔崽子,我什麼時候說了,不許去。”

陳潁自然不會真的去和陳沁說,不然老爹的鬍子又要遭殃了。

帶著鏡盒回到聽雪院,陳潁到內間關上房門,將黛玉過往送給他的荷包、絡子、香囊都取出來按順序擺在榻上,再將鏡盒裡的那隻放在最右邊,看著這些由舊到新,由粗糙到精緻的繡活兒,陳潁彷彿看見了黛玉的成長。

【玉兒,等著我來】

……

兩日後,趙旭和陳潁帶著準備好的聘禮登船南下,去往揚州下定。

“六禮”第四步是“納徵”,又叫做“大定”,男方長輩帶著聘禮送去女方家裡,作為定盟之禮。下了聘禮之後,雙方交換聘書,婚約落成。是以這一步又叫作“換帖”。

“三書”除了“聘書”之外,還有“禮書”和“迎書”。

禮書就是記錄禮物明細的文書,等到了林家,會隨著聘禮一同交給林如海。至於迎書,那要等到迎親前才會用到。

八月十日下午,趙旭和陳潁的船停靠在了揚州碼頭處。雖然習俗所限,林如海不能親自前來相迎,但還是派了林家的老管家林忠帶著人在碼頭等候迎接。

賈璉在得知有人來林府提親,並且林如海還同意了時,他很是錯愕,他那個便宜妹妹迎春比黛玉還要大上兩歲呢,家裡老太太和大太太從來都沒提過要給她相看人家。

不過在得知男方是潁川陳家那個名滿天下的陳潁時,他還是極為高興的,在他看來,林如海是他姑丈,陳家和林家結了親,以後他不就也和陳家是親戚了。聽說那個陳潁不但讀書厲害,做生意也是頂尖的,手下的雲字號日進斗金,當初那蜂窩煤可是隻下金蛋的雞,人家眼都不眨的就公諸於世,沒多久又在冰塊生意上大賺一筆,不論冬夏,人家都有能為賺錢,要是到時候隨便指個門路給他,他也就不愁銀錢了。

是以在得知林如海安排管家去迎接陳家人時,賈璉說了句“姑父,只派管家去接顯得不夠鄭重,不如就讓小侄去一趟罷”,自告奮勇前去迎接,林如海自無不可。

陳潁跟著趙旭下船後便看見了管家林忠,在林忠身前還有一位錦袍玉服的年輕公子,面容姣好,一雙桃花眼透著些輕浮。陳潁猜想這位便是榮國府大房賈赦的嫡子賈璉了。

“林管家,麻煩你來接我們了,這位是我父親。”

“林家老奴林忠給趙老爺請安。”

林如海特意叮囑過林忠陳潁的父親姓趙,以免鬧了笑話,賈璉因為是臨時自薦,林如海一時也忘記同他分說,在聽到林忠口稱“趙老爺”時他心中疑惑,不過他經常處理庶務,最會待人接物,雖疑惑卻也不會冒昧詢問。

陳潁道:“林管家,不知這位是?”

“哦,我都忘記介紹了,這位是我們老爺的侄兒,京都榮國府來的。”

賈璉抱拳躬身道:“在下賈璉,不知可是潁公子當面?”

“原來是璉二哥,林世叔和我提起過你,你叫我陳潁或者子陽便好,子陽是我的字。”陳潁笑道。

賈璉笑道:“我還是叫你陳兄弟罷,更親切些,這裡也不是說話的好地方,不如咱們先回去,林姑父還等著呢。”

趙旭開口道:“勞煩這位小兄弟去和林大人說一聲,等到八月十二,我再帶小兒親自登門,今日就不去叨擾了。”

見賈璉不解,陳潁解釋道:“璉二哥,我父親之前請人測過,十二那日是吉日,所以今日我們就不隨你去鹽運衙門了,還請璉二哥代我向林世叔問好。”

“原來是這樣。”賈璉道,“陳兄弟,還有…趙老爺,你們放心,我一定把話帶到。”

“這是聘禮的禮單,勞煩轉交給林大人。”趙旭取出禮單遞過去。

林忠忙上前恭敬接下,趙旭又道:“禮單上的東西等卸船後便直接送到林府,麻煩林管家安排人交接一下。”

與賈璉等人分開,趙旭和陳潁在離鹽運衙門不遠處的一所宅院安置。雖然陳潁很想現在就能見到黛玉,但也只能期盼著八月十二那天早些到來。

PS:感謝爵爺0039、佳人顧盼兩位書友的月票和全訂,感謝大佬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