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定親進行中,前往揚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旭習慣性地頑話捉弄陳潁,卻疏忽了正在一旁說話的祝老爺子和祝夢嵐兩人。一番不著調的話不光驚了陳潁一個趔趄,也讓祝夢嵐羞紅了臉,向陳鏡告辭一聲便逃走了。
對於趙旭的不著調,陳鏡早已習慣了,只能無奈地白了他一眼,與祝澤泉解釋。
陳潁在心裡吐槽不著調的老爹,徑直回到了聽雪院。
“沁兒,我說怎麼沒在外祖父那兒看到你呢。”陳潁回到自己的院子,只見陳沁帶著寶琴還有秦可卿都在,便問道,“你們怎麼都在這兒等著我?什麼時候來的?”
晴雯倒了杯茶遞給陳潁,說道:“爺早上被叫去之後不就,沁姑娘就過來等著爺了。”
陳沁道:“外公不許我們去看哥哥你的加冠禮,我們就只好來這裡等你咯。哥哥,怎麼樣,加冠好玩嗎?”
“一點兒也不好玩,比年節時祭祖還要累人。”陳潁笑道,“你都九歲了,能不能別老想著玩。”
“我哪兒有?我每次都是認真完成了功課才玩的,外公都誇我現在字寫得好呢。”
“行行行,我們沁兒最厲害了。”
陳潁突然又問道:“對了,沁兒你不是最喜歡交朋友嗎,怎麼不見你去找祝姑娘玩?”
陳沁鼓著臉抱怨道:“哥哥你別說了,之前我和琴兒去尋她一起玩,她只下棋,而且飛行器、五子棋、跳棋什麼的她都不下,就只下圍棋,我和琴兒一人跟她下了一局,我們輸了之後,她就不理我們了,只顧著自己跟自己下棋。”
這幾日陳潁都在齋戒為加冠做準備,倒是真不知此事。
陳潁摸了摸陳沁的頭道:“沒事,她喜歡下棋就讓她下去,你和晴雯她們玩就是了。”
“嗯嗯,還是和晴雯玩有意思,她可會玩了。”
寶琴問道:“潁哥哥,你的表字是什麼啊?”
陳潁道:“我的表字是‘子陽’,父親他希望我能像太陽一樣耀眼,一樣光明。”
“紫陽?”陳沁微微歪頭問道,“哥哥,是紫色的太陽的意思嗎?”
“不是紫色的‘紫’,是孔子、孟子的那個‘子’。”
陳潁心道:要是真叫“紫陽”,自己肯定接受不了,紫色的“日”,給人一種基情滿滿的感覺。
……
陳潁的冠禮之後,祝老爺子在陳府留了幾日便帶著祝夢嵐告辭回開封去了。對於陳潁接下來要去林家定親的事,祝澤泉能理解也能接受,以陳潁的身份,以後這樣的聯姻是少不了的。
但理解並不代表他心裡就沒有不痛快,畢竟這裡面還有他祝家的事。
祝老爺子走後,陳潁也並未著急去揚州,古代訂婚是極為嚴謹和複雜的事情,“三書六禮”步驟繁多,不容隨意。
“六禮”第一步是為“納采”,也就是提親。不過並不是男方自己或者長輩直接去提,而是要請了媒人帶著見面禮去女方家裡問詢意願,請求成全。
若是女方父母同樣有意,便就要進行“六禮”的第二步,“問名”,媒人問了女方的生辰八字後告訴男方,再將雙方的生辰八字拿去測算是否相合,迷信的古人是極為重視這一步的,就連皇子公主成親都必須要經由欽天監測算。
合過生辰八字後,便是“納吉”,這一步是雙方長輩得知八字相合,託媒人互贈薄禮,以表心意。“納吉”又稱“小定”,到了這一步,不出意外,雙方的婚事基本就算是敲定了。
這前三步時都要請媒人前去交涉,所以陳潁並沒有心急趕去揚州。請媒人、合八字等事有陳鏡和趙旭,陳潁並未過問,他要再去京城之前把手上的事情安排妥當,尤其是創辦“青嵐文集”的事,讓祝夢嵐組辦詩會打響名頭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難題在於後續如何在各地收稿,以及該如何管理運作,這些都需要陳潁耗費心力去統籌安排。
最終陳潁還是決定先只在南邊推行,南方文風濃厚,對於這樣的風雅之事更能接受一些,等先在南方站穩腳跟,做大做好之後,再往北地推行就很容易了。至於收稿之事,陳潁決定在各地的聽風閣都成立一個部門,全由女子組成,負責定期舉辦一些詩會文會,邀請當地的女子參加。
這日,趙旭將陳潁叫到他所居住的落梅院,盯著陳潁看了許久之後,趙旭感慨道:“一晃眼你都長這麼大了,都要定親了,要是你娘知道一定會很高興的。”
“父親,……”
“我沒事,就是有些感慨。”趙旭擺擺手道,“來,這是隨著林家的禮單一同送來的,是給你的,開啟看看罷。”
趙旭指向桌子上放著的一個錦盒,示意陳潁開啟看看。
陳潁依言開啟,只見錦盒裡擺放著一隻小巧精緻的荷包,通體黛藍色,紋飾秀美。陳潁才發覺,在不經意間,黛玉繡的荷包已經從針腳歪扭到如今能這般精緻好看了。這一刻,陳潁心中無比希望能馬上趕去揚州和黛玉相見。
趙旭道:“如今六禮已成其三,再加上現在只是定下親事,所以只差‘換帖’一步了。”
陳潁問道:“父親,那我們何時前往揚州下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