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行冠禮,賜表字(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潁錯愕道:“祝姑娘,你幹什麼?”
“當然是陪爺爺去潁川了。”祝夢嵐掀起簾子向陳潁笑道,“還有你欠我的棋還沒下完呢,你可別想就這麼跑了。”
陳潁看向祝老爺子,然而祝老爺子只是笑著點了點頭,並沒有讓祝夢嵐回去的意思,陳潁也只得接受她同行了。
一路上,除了一開始讚歎了一下陳家的馬車平穩舒適,祝夢嵐所言話題就沒離開過圍棋。陳潁都有些後悔和她下棋了,原以為她喜歡讀書,現在才發現這姑娘是個棋痴。
……
陳潁離家近月餘時光,又回到陳府,相比去時,多了祝老爺子祖孫兩和一些祝家的下人。
兩位老爺子僕一見面便開始了漫長的回憶,這一聊就聊了近一個時辰,還是趙旭出言提醒兩人這才止住。祝老爺子忙又讓祝夢嵐給陳鏡和趙旭行禮。
陳鏡笑呵呵地誇讚了一番給上表禮,趙旭亦然。
卜筮吉凶,挑定吉日,再讓陳潁保持每日沐浴齋戒,陳鏡準備給陳潁行冠禮,發出帖子邀了許多有德之士前來觀禮。
冠禮之日,所邀賓客皆已齊至。
宗祠內,於北端擺放香案一張,香爐一盞,盥洗器具一套。香案上方掛一副孔夫子像。
祝老爺子祝澤泉為正賓,鄭家老太爺鄭愷為贊禮,觀禮賓客分列香案下方兩側。
冠禮開始,先是奏樂,樂畢,贊禮鄭愷唱到:“冠者,禮之始也。今潁川陳氏嫡孫者陳潁,年十三,已舉得舉人功名,加其冠才,成其禮,以表成年。”
陳鏡感謝諸位賓客前來冠禮,感謝祝澤泉等人為陳潁行禮之後,鄭愷唱到:“三加禮始,請將冠者出。”
等候在東房的陳潁隨即出來,一身短打童子服,恭敬站在香案前。
“初加冠。”
陳潁恭敬跪下,正賓祝老爺子盥洗之後為陳潁整理頭髮,一旁的執事捧著托盤奉上方巾,祝澤泉端立在陳潁身前祝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然後祝澤泉鄭重為陳潁加上方巾。
之後便是“二加冠”,“三加冠”,諸多流程一一進行。
贊禮鄭愷唱道:“字冠者。”
祝澤泉莊重致辭道:“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曰伯子陽。”
陳潁恭敬對曰:“子陽雖不敏,敢不夙夜祗來。”
至此,陳潁便有了表字“子陽”。
然後陳潁“三拜”、“聆訓”等禮且不多言。
一般來說為被冠者取字都是正賓根據被冠者的名字以及品行,當場所作。不過陳潁的表字是兩位老爺子和趙旭提前議定的。
一開始趙旭想給陳潁取字為“陽明”。他希望陳潁將來能如同熠熠耀陽,照耀世間,帶來光明;也是希望陳潁能像太陽一樣,持正己身,走煌煌正道。
陳潁聽到“陽明”二字便想到陽明先生王守仁,不願冒犯,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好在老爺子陳鏡覺得“陽明”二字太顯張揚,將之改為“子陽”二字。
待賓客散去,陳潁隨著兩位老爺子還有趙旭一同到三恪堂內。祝夢嵐身為女眷不能前去觀禮,一直在三恪堂等候,見眾人回來,她忙迎上去問安,然後拉著祝老爺子詢問冠禮的場面。
落座後,陳鏡看向陳潁教誨道:“如今已行了冠禮,今後你就是成人了,行事說話須多加思慮,不可再如以前那般快意而行。”
陳潁躬身行禮道:“是,孫兒定當謹記外祖父教誨。”
“景晨,你又什麼要說的嗎?”陳鏡看向趙旭問道。
“我沒什麼好說的,這小子一直都做的讓我很滿意。”趙旭笑著回道,又看向陳潁,“我只希望你能像你的字一樣,不論何時,不論身處何位,都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子陽謹遵父親教誨。”
教誨之後陳鏡便讓陳潁回去休息,就在陳潁告退行至門口時,趙旭突然道:“如今你已是成人,也是該擔起傳宗接代的擔子了,早些開枝散葉才是。”
陳潁一個趔趄,在趙旭的無良笑聲中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