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陳沁要他寫一首溫柔且詩情畫意的中秋詩詞,好讓她拿去同黛玉她們炫耀,陳潁的腦海裡閃現過黛玉等人,閃現過大家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最後應景的浮現出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陳潁提筆蘸墨寫於紙上。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陳沁痴痴地道:“哥哥,好美啊。”

趙旭聽了笑罵道:“你是貪頑把腦子都頑糊塗了,你哥哥是個堂堂男子漢,你用‘美’字誇他,合適嗎?”

陳潁暗自翻了個白眼,“美人”一詞最開始本就是形容男子的,用“美”字誇他怎麼不行了。再說陳沁說的也不是他美。

“父親,沁兒她是說我寫的詞美,不是說我人美。”

趙旭有些尷尬,咳了兩聲故作嚴肅道:

“拿來讓我看看。”

陳潁拿起宣紙,走到趙旭跟前。

將之雙手遞給老爺子陳鏡。

“還請外祖父先過目,替孫兒斧正。”

趙旭氣的吹鬍子瞪眼,陳潁回以微笑。

陳鏡接過,看完第一遍後蹙起眉細細品讀,一遍,兩遍,三遍。

突然,陳鏡一手拂鬚,放聲大笑。

“好,好詞,千古好詞啊,此詞一出,天下中秋詞盡皆失色矣。”

趙旭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樣是連著品讀了好幾遍後,放聲狂笑。

“潁兒果真是我的麒麟兒,如此天縱之才,天下何人能及,我族興復指日可待,好哇,好哇。”

“爹爹,你別把紙弄皺了,我還要收藏起來呢,這以後可是價值連城的傳家寶。”

陳潁之前送給陳沁那些帶拼音標註的書籍的第一版印刷本時,說那些書以後十分值錢,能作傳家寶。沒想到陳沁用到了此處,不過倒真是十分應景。

好一會兒趙旭才冷靜下來,面上仍洋溢著喜色。

不久,竹硯也帶著黃書琅的詩以及“言行”回府稟報。見竹硯欲言又止的樣子,陳潁將他叫道廳外詢問。

竹硯這才將黃書琅說的話稟報給陳潁。

雖然陳潁是有意讓外界誤會猜測自己的詩詞很可能是有陳鏡代寫的。但當聽到黃書琅竟敢當著無數文人學子的面詆譭陳鏡時,陳潁怒了。

心中翻騰著怒火,黃書琅“所作”的詩也沒興趣再看了,陳潁吩咐道:

“竹硯,你再去一趟望江樓,這回不跟他玩了,把黃鼠狼那些詩詞的來歷都說出來,爺要讓他知道知道什麼話不該說,不能說。”

竹硯躬身應道:“爺,我知道了,這就去教他做人。”

“等等。”

陳潁回道花廳裡提筆有寫了一份《水調歌頭》,到廳外交給竹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