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歸府,中秋(第1/2頁)
章節報錯
嶽象風帶著百姓們來到後院,找到那個從菜地裡長出來的佛像,挖開佛像四周的土。一開始百姓們還有些驚懼猶疑,但是當嶽象風鏟起第一鍬土,當狗娃兒大喊一聲壯著膽子揮動鋤頭時,他們的熱血與勇氣被喚醒了,不再害怕,不再敬畏,一個個或是上前挖土,或是鼓勁吶喊。
當佛像被起出土後,眾人的目光都盯著地裡的那個坑,裡面密密麻麻的嫩芽彰顯著它們無比頑強的生命力,無數的豆芽,沒有一根是直的,可即使被無比沉重的石像壓迫的彎曲,它們依然頑強的生長,將沉重的石像定出地面,這就是生命的頑強力量。
“鄉親們,看到了嗎,沒有什麼佛祖顯靈,都是假的,都是烏燈和尚騙人的把戲,我們砸了這個佛像,看看佛祖會不會顯靈,懲罰我們。”
狗娃兒說完這番慷慨激昂的話揮起鋤頭砸碎了石像的佛頭,然後丟掉鋤頭癱在地上忘乎所以的大笑,笑得癲狂,臉上滿是解脫之色。
佛像被人們砸碎,成了一堆碎石,散落一地,土坑裡的嫩芽們彷佛也看到了壓迫者被擊碎,一個個舒展著身子,展現著自己的鮮活生命。最終它們會直起被壓彎的腰桿兒,頑強的譜寫出生命的精彩樂章。
當一切成為定局,烏燈寺已經不復存在,烏燈一眾僧人被押回縣衙,嶽象風按著在烏燈寺尋到的賬本將財務分給百姓們,最開始那個一臉灰敗走出佛殿的人想要尋死也被陳潁派去的護衛救了下來,狗娃兒看著殘破的佛像發誓,以後再不求神問佛,要憑藉自己的雙手踏踏實實地活出精彩。
而陳潁已經帶著黛玉等人,踏上了回家的馬車。這些人以後的命運他無從得知,或許還是愚昧無知過著容易滿足的生活,或許有那麼少數人覺醒了思想,踏上追求真理的道路。但這些都不會影響他,始終堅定不移地走著自己心裡的那條路。
陳潁將此事寫成一篇見聞錄,刊登在聽風閣傳入千家萬戶,有人一笑而過,有人嘖嘖稱奇,有人拿來教育後輩,有人動手嘗試。陳潁覺得,只要有一個人因為這篇文章增加了見聞,開始質疑陳舊的思想觀念,那便是成功的開始。
這一趟南行之旅,對黛玉等人而言,或許見識了無數的壯麗河山,遊覽了許多的名寺古剎,但都不如這小小的烏燈寺帶給她們的印象深刻,烏燈寺中的所見所聞,不光帶給她們視覺上的震撼,更深刻的是思想上的認知。並且她們或多或少都感覺到了陳潁心中那個理想的偉大。
陳潁覺得這一次的遊玩大體上是圓滿的,縱然有過失望,鬧過一時的情緒,甚至面臨危險,但正是有著這些小小瑕疵襯托著更多時候的歡樂和美好,才讓這趟旅程變得生動多彩,陳潁相信這段時日會成為大家此生都難忘的一段美好回憶。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八月初,旅途結束,眾人也是紛紛別離。李紋李綺同大家告別,不捨地登上李家派來接她們的馬車,回家去了。
陳潁邀請妙玉一同去潁川,妙玉再一次的拒接了,她的師父還在蟠香寺,更何況她還沒做好去潁川的準備。陳潁尊重她的意願,安排好馬車和護衛將她和岫煙送回蟠香寺。
別離總是傷感的,連一向樂觀的陳沁的懨懨地提不起精神,更別說多愁善感的黛玉了。
“玉兒怎地這般沒精打采的,看看這眉蹙的,是在為何事憂愁?”
黛玉見是陳潁來了,給他倒了杯桌上的涼茶,沒有回答陳潁的問題,開口問道:
“哥哥,她們都回家了,你是不是也要回家了?”
陳潁喝了口茶,笑道:
“是啊,都出來近兩個月了,沁兒早就說想家了,明日我們便啟程回潁川了。我正想來跟玉兒說呢……”
聽到了陳潁的回答,黛玉的情緒更加失落,心中梗著一股無法散去的悲傷,鼻頭一酸,那雙充滿靈氣的眼睛也慢慢溼潤起來。
眼看黛玉就要落下淚來,陳潁慌忙道:
“玉兒別哭,都怪我,說話沒說清楚。我來是要告訴你,收拾好行李,明日同我們一起登船。我準備送你回揚州去,好陪著世叔一起中秋團圓。”
黛玉抬起頭看著陳潁,眼角還掛著晶瑩的淚珠兒。
“哥哥,你說的是真的嗎,可是爹爹不是公務繁忙,我回去了會不會影響到爹爹的事情。”
陳潁拿過黛玉手裡的絲帕,替她拭去眼角的淚珠兒。
“玉兒放心好了,世叔再怎麼忙也得過中秋啊,我知道玉兒你肯定是想家了,正好回去看看世叔,陪著世叔一起過中秋節。”
黛玉點了點頭,一臉期許地看著陳潁。
陳潁笑道:“我也想陪著玉兒一起過中秋,但潁川還有外祖父等著我和沁兒回去,琴妹妹的家人也都好久沒見到她了。”